古代成语

改邪归正

gǎi xié guī zhèng

成语正音

邪,不能读作“yé”。

邪:不正当、不正派;归:回到。从邪路上回到正路上来,不再做坏事。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九十一回:“将军弃邪归正,与宋某等同替国家出力,朝廷自当重用。”

背城借一

bèi chéng jiè yī

成语正音

背,不能读作“bēi”。

背:背向;借:凭借;一:一战。在自己城下和敌人决一死战。多指决定存亡的最后一战。 >> 背城借一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左传·成公二年》:“请收合余烬,背城借一。”

反反覆覆

fǎn fǎn fù fù

反:翻转。形容一次又一次重复

成语出处

宋·朱熹《朱子语类·大学》:“人治一家一国,尚且有照管不到处,况天下之大,所以反反覆覆说,不是大著个心去理会,如何照管得。”

改弦易辙

gǎi xián yì zhé

成语正音

辙,不能读作“chè”。

琴换弦,车改道。比喻改变原来的方向、计划、办法等。 >> 改弦易辙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宋·王楙《野客丛书·张杜皆有后》:“使其子孙改弦易辙,务从宽厚,亦足以盖其父之愆。”

捣虚批吭

dǎo xū pī háng

乘虚攻击敌人要害。同“批亢捣虚”。

成语出处

明无名氏《十样锦》第三折:“这一个田穰苴立兵书有智量,这一个下齐城捣虚批吭。”

改弦更张

gǎi xián gēng zhāng

成语正音

更,不能读作“ɡènɡ”。

更:改换;张:给乐器上弦。改换、调整乐器上的弦,使声音和谐。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计划、方法。 >> 改弦更张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汉书·董仲舒传》:“窃譬之琴瑟不调,甚者必解而更张之,乃可鼓也。”

背本趋末

bèi běn qū mò

古代常以农业为本,手工、商贾为末。指背离主要部分,追求细微末节。

成语出处

《汉书·食货志上》:“时民近战国,皆背本趋末。”

概莫能外

gài mò néng wài

一概不能除外。指都在所指范围之内。

成语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西域传》:“庄周蜗角之论,尚未足以概莫能外。”

反邪归正

fǎn xié guī zhèng

邪:不正当,不正派;归:回到。从邪路上回到正路上来,不再做坏事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97回:“将军反邪归正,与宋某同灭田虎,回朝报奏朝廷,自当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