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成语

当面锣,对面鼓

dāng miàn luó,duì miàn gǔ

比喻面对面地商量、对证或争论。

成语出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51回:“他听见俺娘说不拘几时要对这话,他如何就慌了。要是我,你两个当面锣、对面鼓的对不是!”

恩荣并济

ēn róng bìng jì

恩荣:恩惠荣宠。济:调济。恩惠与荣耀两种手段一起施行。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五回:“限之以爵,爵加则知荣,恩荣并济,上下有节,为治之道,于斯著矣。”

邦以民为本

bāng yǐ mín wéi běn

古代儒家民本思想的一种反映,认为万民百姓是国家的根本。治国应以安民、得民作为根本。

成语出处

《尚书·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棒打鸳鸯

bàng dǎ yuān yāng

比喻拆散恩爱的夫妻或情侣。

成语出处

明·孟称舜《鹦鹉墓贞文记》:“他一双儿女两情坚,休得棒打鸳鸯作话传。”

泛萍浮梗

fàn píng fú gěng

浮动在水面的萍草和树根。比喻踪迹漂泊不定。

成语出处

唐·徐夤《别》诗:“酒尽欲终问后期,泛萍浮梗不胜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