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成语

白头到老

bái tóu dào lǎo

白头:头发白。夫妻相亲相爱,一直到老。

成语出处

《诗经·卫风·氓》:“及尔偕老。”明·陆采《怀香记·奉诏班师》:“孩儿,我与你母亲白头偕老,富贵双全。”

带牛佩犊

dài niú pèi dú

原指汉宣帝时渤海太守龚遂诱使持刀剑起义的农民放弃武装斗争而从事耕种。后比喻改业归农。

成语出处

《汉书·龚遂传》:“民有带持刀剑者,使卖剑买牛,卖刀买犊,曰:‘何为带牛佩犊。’”

白首为郎

bái shǒu wéi láng

慨叹虽有才能而至老不遇。 >> 白首为郎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汉武故事》载:武帝尝至郎署,见郎官颜驷“须鬓皓白,衣服不整”。武帝问他:“何时为郎?”答道:“以文帝时为郎。”武帝又问为什么“老而不遇”?他回答说:“文帝好文而臣尚武,景帝好老而臣尚少,陛下好少而臣已老,是以三世不遇。

戴月披星

dài yuè pī xīng

身披星星,头顶月亮。形容早出晚归,辛勤劳动,或日夜赶路,旅途辛苦。

成语出处

元·无名氏《冤家债主》第一的:“这大的孩儿披星戴月,早起晚眠。”

白首同归

bái shǒu tóng guī

归:归向、归宿。一直到头发白了,志趣依然相投。形容友谊长久,始终不渝。后用以表示都是老人而同时去世。 >> 白首同归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晋·潘岳《金谷集作诗》:“春荣谁不慕,岁寒良独希;投分寄石友,白首同所归。”

呆若木鸡

dāi ruò mù jī

成语正音

呆,不能读作“呆板”的“ái”。

呆:傻,发愣的样子。呆得象木头鸡一样。形容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 >> 呆若木鸡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庄子·达生》:“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戴圆履方

dài yuán lǚ fāng

履:踩着;圆、方:古人以为天圆地方。头顶着天,脚踩着地。指生活在人间。

成语出处

《淮南子·本经训》:“戴圆履方,抱表怀绳。”

呆里撒奸

dāi lǐ sā jiān

形容外表痴呆,内心奸诈。

成语出处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你休要呆里撒奸;你待要恩情美满,却教我骨肉摧残。”

白首不渝

bái shǒu bù yú

渝:改变。白头到老也不变。形容人一生忠诚、坚定。

成语出处

《梁书·何点传》:“新除侍中何点,栖迟衡泌,白首不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