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成语

大节不夺

dà jié bù duó

大节:临难不苟的节操;夺:丧失。指面临生死关头,仍不改变其原来志向。

成语出处

《论语·泰伯》:“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拔葵啖枣

bá kuí dàn zǎo

拔人家的菜蔬,偷吃人家的枣子。比喻小偷小摸。

成语出处

唐·独孤及《唐丞相故江陵尹御史大夫吕諲谥议》:“阖境无拔葵啖枣之盗,而楚人到于今犹歌咏之。”

巴前算后

bā qián suàn hòu

思前想后,反复考虑。

成语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九:“劳生忧忧,巴前算后,每怀不足之心,空白了头,没用处,不如随便度日的好。”

爱人好士

ài rén hào shì

爱护、重视人才。

成语出处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圣姿硕茂,神武在躬,仁覆积德,爱人好士,是以四方归心焉。”

大街小巷

dà jiē xiǎo xiàng

成语正音

巷,不能读作“hànɡ”。

城镇里的街道里弄,概指都市里的各处地方。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六回:“正月十五日,上元佳节,好生晴朗,黄昏月上,六街三市,各处坊隅巷陌,点花放灯,大街小巷,都有社火。”

拔本塞原

bá běn sè yuán

①比喻背弃根本。②铲除事物发生的根源。多用于坏事。亦作“拔本塞源”。

成语出处

《左传·昭公九年》:“伯父若裂冠毁冕,拔本塞原,专弃谋主,虽戎狄其何有余一人。”

巴山度岭

bā shān dù lǐng

指爬山越岭。

成语出处

《水浒传》第一一六回:“只见解珍、解宝便道:‘我兄弟两个,原是猎户出身,巴山度岭得惯。’”

爱钱如命

ài qián rú mìng

某些人贪爱钱财就像吝啬生命一样。形容十分贪婪、刻薄。

成语出处

明·谢谠《四喜记·大宋毕姻》“既称月老,又号冰人,爱钱如命,说谎能神,自家高媒婆是也。”

大江南北

dà jiāng nán běi

指靠临长江中下游两岸的广大地区。

成语出处

明·郭勋《英烈传》第25回:“目今大江南北,盗贼蜂起,江淮之地,十去其五;河南、河北,或复或失,不得安宁。”

爱惜羽毛

ài xī yǔ máo

羽毛:比喻人的声望。比喻为珍惜自己的名声,行事十分谨慎。

成语出处

汉·刘向《说苑·杂言》:“夫君子爱口,孔雀爱羽,虎豹爱爪,此皆所以治身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