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成语

一倡三叹

yī chàng sān tàn

指一人歌唱,三人相和。后多用以形容音乐、诗文优美,富有余味,令人赞赏不己。倡,亦作“唱”。

成语出处

《荀子·礼论》:“清庙之歌,一倡而三叹也。”

鹬蚌相持

yù bàng xiāng chí

《战国策·燕策二》记载:蚌张开壳晒太阳,鹬去啄它,嘴被蚌壳夹住,两方都不相让。渔翁来后把两个都捉住。比喻双方争执两败俱伤,便宜第三者。 >> 鹬蚌相持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元·尚仲贤《气英布》第二折:“权待他鹬蚌相持俱毙日,也等咱渔人含笑再中兴。”

沾沾自喜

zhān zhān zì xǐ

成语正音

沾,不能读作“zhàn”。

形容自以为不错而得意的样子。 >> 沾沾自喜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魏其者,沾沾自喜耳。”

一鞭先著

yī biān xiān zhuó

后以为争先的典实。亦泛指先行。 >> 一鞭先著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晋刘琨少负志气,与祖逖为友,共以收复中原为志,曾与亲故书曰:“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著鞭。”见《晋书·刘琨传》。

彰明较著

zhāng míng jiào zhù

成语正音

较,不能读作“jiǎo”。

彰、明、较、著:都是明显的意思。指事情或道理极其明显,很容易看清。

成语出处

《史记·伯夷列传》:“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

沾亲带故

zhān qīn dài gù

故:故人,老友。有亲戚朋友的关系。

成语出处

元·高文秀《黑旋风》第四折:“因此上装一个送饭的沾亲带友,那一个管牢的便不乱扯胡揪。”

鬻声钓世

yù shēng diào shì

犹言沽名钓誉。

成语出处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情采》:“诸子之徒,心非郁陶,苟驰夸饰,鬻声钓世,此为文而造情也。”

摘句寻章

zhāi jù xún zhāng

摘取、搜寻文章的片断词句。指读书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成语出处

元·汤式《一枝花·赠人》套曲:“论文时芸窗下摘句寻章,论武时柳营内调丝弄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