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成语

志枭逆虏

zhì xiāo nì lǔ

袅:悬头示众,引申为消灭;逆虏:敌人。指立志消灭敌人

成语出处

《晋书·刘琨传》:“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著鞭。”

一举成名

yī jǔ chéng míng

成语正音

成,不能读作“cénɡ”。

原指一旦中了科举就扬名天下。后指一下子就出了名。

成语出处

《战国策·秦策》:“然则是一举而伯王之名可成也。” 唐·韩愈《唐故国子司业窦公墓志铭》:“公一举成名而东,遇其党必曰:‘非我之才,维吾舅之私。’”。”

志志诚诚

zhì zhì chéng chéng

真心实意

成语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36卷:“于是两个志志诚诚,吃了十来日斋,同到寺里,献此宝镜。”

一尘不染

yī chén bù rǎn

成语正音

一,不能读作“yì”。

原指佛教徒修行时,排除物欲,保持心地洁净。现泛指丝毫不受坏习惯,坏风气的影响。也用来形容非常清洁、干净。 >> 一尘不染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唐·释道世《法苑珠林》:“若菩萨在乾土山中经行,土不著足,随岚风来,吹破土山,令散为尘,乃至一尘不著佛身。”宋·张耒《腊月小雪后圃梅开》:“一尘不染香到骨,姑射仙人风露身。”

一见如故

yī jiàn rú gù

成语正音

故,不能读作“ɡǔ”。

故:老朋友。初次见面就象老朋友一样合得来。 >> 一见如故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先秦·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聘于郑,见子产,如旧相识。”

旨酒嘉肴

zhǐ jiǔ jiā yáo

旨:味美;嘉:好,美;肴:荤菜。指美酒好菜

成语出处

西汉·戴圣《礼记·投壶》:“子有旨酒嘉肴,某既赐矣,又重以乐,敢辞!”

一唱一和

yī chàng yī hè

成语正音

和,不能读作“hé”。

一个先唱,一个随声应和。原形容两人感情相通。现也比喻二人互相配合,互相呼应。

成语出处

《诗经·郑风·萚兮》:“叔兮伯兮,倡予和女。”

至诚无昧

zhì chéng wú mèi

昧:欺瞒。极为诚实,不存有欺瞒之心

成语出处

唐·贾曾《唐祭汾阴乐章·雍和》:“有豆孔硕,为羞既臧。至诚无昧,精意惟芳。神其醉止,欣欣乐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