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成语

隐迹埋名

yǐn jì mái míng

隐藏行踪、埋没名姓以求不使人知。

成语出处

元·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二折:“或有山间林下,怀才抱德,隐迹埋名。”

一双两好

yī shuāng liǎng hǎo

比喻夫妇美好相称。

成语出处

宋·曾糙《高斋漫录》记载:夫成郎中相貌丑陋,岳母很厌恶他。新婚之夜,成写了一首诗:“一床两好世间无,好女如何得好夫?高卷珠帘明点烛,试教菩萨看麻胡。”

优柔厌饫

yōu róu yàn yù

比喻为学之从容求索,深入体味。同“优柔餍饫”

成语出处

明·宋濂《故东吴先生吴公墓碣铭》:“遐尔学徒,争奔走其门,先生随其资器,孳孳训迪,必使优柔厌饫而后已。”

猿猴取月

yuán hóu qǔ yuè

比喻愚昧无知。也比喻白费力气。 >> 猿猴取月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宋·黄庭坚《沁园春》词:“镜里拈花,水中捉月,觑着无由得近伊。”

一视同仁

yī shì tóng rén

成语正音

视,不能读作“sì”。

原指圣人对百姓一样看待,同施仁爱。后多表示对人同样看待,不分厚薄。

成语出处

唐·韩愈《原人》:“是故圣人一视同仁,笃近而举远。”

眼穿肠断

yǎn chuān cháng duàn

眼穿:望眼欲穿。眼欲望穿,肠欲盼断。形容盼望、相思之极。

成语出处

宋·柳永《安公子》词:“当初不合轻分散,及至厌厌独自个,却眼穿肠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