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成语

一事无成

yī shì wú chéng

成语正音

成,不能读作“cénɡ”。

连一样事情也没有做成。指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形容毫无成就。 >> 一事无成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唐·白居易《除夜寄微之》诗:“鬓毛不觉白毵毵,一事无成百不堪。”

鱼惊鸟散

yú jīng niǎo sàn

指像鱼腐烂鸟溃散。比喻迅即崩溃,完全失败。

成语出处

《陈书·高祖纪上》:“公以国盗边警,知无不为,恤是同盟,诛其丑类,莫不鱼惊鸟散,面缚头悬。”

冤家路窄

yuān jiā lù zhǎi

成语正音

窄,不能读作“zhǎ”。

仇敌相逢在窄路上。指仇人或不愿意见面的人偏偏相遇。

成语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真是冤家路窄,今日一命讨了一命。”

眼花雀乱

yǎn huā què luàn

形容看见美色或繁复新奇的事物而感到迷乱。

成语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一回:“行者急回头,炒得眼花雀乱,忍不住泪落如雨。”

优游自如

yōu yóu zì rú

①悠闲适意,无拘无束。②犹言从容不迫。

成语出处

明·彭时《彭文宪笔记》:“然职清务简,优游自如,世谓之玉堂仙。”

眼中拔钉

yǎn zhōng bá dīng

比喻除去心中最痛恨的人。 >> 眼中拔钉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新五代史·杂传八·赵在礼》:“在礼在宋州,人尤苦之;已而罢去,宋人喜而相谓曰:‘眼中拔钉,岂不乐哉?’”

鹰化为鸠,犹憎其眼

yīng huà wéi jiū,yóu zēng qí yǎn

鸠:斑鸠;憎:憎恨。鹰变化为斑鸠,其他的斑鸠仍厌恶它的目光。比喻外表变化,凶恶的本性不改,仍遭厌恶

成语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鹰化为鸠,至于识者犹憎其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