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成语

鱼沉雁静

yú chén yàn jìng

比喻书信不通,音信断绝。

成语出处

明·高濂《瓦盆儿·题情》套曲:“未知道自别来他心可至诚,他应恨鱼沉雁静。”

忧盛危明

yōu shèng wēi míng

犹言居安思危。指随时有应付意外事件的思想准备。

成语出处

明·陈继儒《读书镜》第二卷:“夫忧盛危明,辟邪镇恶,此皆臣子一念忠义所发,诚不可已。”

掩瑕藏疾

yǎn xiá cáng jí

掩:遮盖。瑕:玉上的斑点,比喻缺点。藏:隐瞒。疾:毛病,过错。掩盖缺点,隐瞒过错。

成语出处

《晋书·凉武昭王李玄盛传》:“至于掩瑕藏疾,涤除疵垢,朝为寇仇,夕委心膂,虽未足希准古人,粗亦无负于新旧。”

冤冤相报

yuān yuān xiāng bào

成语正音

相,不能读作“xiànɡ”。

冤:冤仇;报:报复,报应。佛家语,认为冤仇总会有报应。

成语出处

元·无名氏《货郎担》第四折:“又谁知苍天有眼,偏争他来早来迟,到今日冤冤相报,解愁眉顿作欢眉。”

隐然敌国

yǐn rán dí guó

敌国:相当于一国。指对国家起举足轻重作用的人。同“隐若敌国”。

成语出处

宋·阳枋《谢交割启》:“隐然敌国,咸称细柳之真;贤若长城,岂类棘门之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