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成语

言行相副

yán xíng xiāng fù

说的和做的相符合。同“言行相符”。

成语出处

《论语·宪问》“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宋·邢昺疏:“此章勉人使言行相副也。”

引咎责躬

yǐn jiù zé gōng

主动承担错误的责任并作自我批评。同“引咎自责”。

成语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后壹奸罪发露伏诛,权引咎责躬。”

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yī nián bèi shé yǎo,shí nián pà jǐng shéng

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过苦头,以后一碰到类似的事情就害怕。 >> 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绳,说到货物,我就没有胆气了。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转运汉巧遇洞庭红》

鹰视狼顾

yīng shì láng gù

形容目光锐利,为人狠戾。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一回:“司马懿鹰视狼顾,不可付以兵权;久必为国家大祸。”

有进无退

yǒu jìn wú tuì

只有前进,没有后退。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六十一回:“军中无戏言!吾二人当亲冒矢石,昼夜攻之,有进无退。”

用其所长

yòng qí suǒ cháng

使用人的专长。

成语出处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六一居士》:“凡人材性不一,各有长短,用其所长,事无不举;强其所短,政必不逮。”

言笑自若

yán xiào zì ruò

谈笑如常,十分镇定。

成语出处

《三国志·蜀志·关羽传》:“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灸引酒,言笑自若。”宋·欧阳修《泷冈阡表》:“其后修贬夷陵,太夫人言笑自若。”

有的放矢

yǒu dǐ fàng shǐ

成语正音

的,不能读作“dí”或“de”。

的:箭靶子;矢:箭。放箭要对准靶子。比喻说话做事有针对性。

成语出处

宋 叶适《水心别集》:“论立于此,若射之有的也,或百步之外,或五十步之外,的必先立,然后扶弓注矢以从之。”

用武之地

yòng wǔ zhī dì

成语正音

地,不能读作“de”。

形容地形险要,利于作战的地方。比喻可以施展自己才能的地方或机会。 >> 用武之地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晋书·姚襄载记》:“洛阳虽小,山河四塞,亦是用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