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成语

殃及池鱼

yāng jí chí yú

比喻无缘无故地遭受祸害。 >> 殃及池鱼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吕氏春秋·必己》:“宋桓司马有宝珠,抵罪出亡,王使人问珠之所在,曰:‘投之池中。’于是竭池而求之,无得,鱼死焉。此言祸福之相及也。”

要好成歉

yāo hǎo chéng qiàn

歉:心觉不安。做好事反被当作恶意

成语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八卷:“真是冤天屈地,要好成歉。”

烟销灰灭

yān xiāo huī miè

比喻事物消失,不见踪迹。

成语出处

元·刘祁《〈归潜志〉序》:“向日二十余年间所见富贵权势之人,一时煊赫如火烈烈者,迨遭丧乱,皆烟销灰灭无余。”

一己之私

yī jǐ zhī sī

指个人的私心、私利。

成语出处

宋·李格非《书洛阳名园记后》:“放乎一己之私,自为之而忘天下之治,忽欲退享此得乎?”

饮灰洗胃

yǐn huī xǐ wèi

灰:古代以草木灰作洗涤剂。比喻悔过自新。

成语出处

《南史·荀伯玉传》:“若许某自新,必吞刀刮肠,饮灰洗胃。”

泱泱大风

yāng yāng dà fēng

泱泱:宏大的样子。指气魄宏大的大国风度。 >> 泱泱大风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为之歌《齐》,曰:‘美哉,泱泱乎,大风也哉!表东海者,其大公乎!国未可量也。’”

要利盗名

yāo lì dào míng

要:通“邀”。用不正当的手段抢夺盗取名利

成语出处

金·王若虚《论语辨惑》:“盖其心术不谨,趋向一差,则要利盗名,文奸济恶,皆学之力也。”

烟聚波属

yān jù bō shǔ

如烟之相聚,波之相接。比喻接连而来,聚集甚多。

成语出处

隋·卢思道《北齐兴亡论》:“朝士无赖者,亦竞相谄媚,或送婢妾,或进子女,筐筐苞苴,烟聚波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