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成语

仰人鼻息

yǎng rén bí xī

成语正音

息,不能读作“xì”。

仰:依赖;息:呼吸时进出的气。依赖别人的呼吸来生活。比喻依赖别人,不能自主。 >> 仰人鼻息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后汉书·袁绍传》:“袁绍孤客穷军,仰我鼻息,譬如婴儿在股掌之上,绝其哺乳,立可饿杀。”

鹦鹉学舌

yīng wǔ xué shé

成语正音

舌,不能读作“sé”。

鹦鹉学人说话。比喻人家怎么说,他也跟着怎么说。

成语出处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八:“如鹦鹉只学人言,不得人意。经传佛意;不得佛意而但诵,是学语人,所以不许。”

夭桃襛李

yāo táo yàn lǐ

亦作“夭桃秾李”。①《诗·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又《召南·何彼禯矣》:“何彼襛矣,华如桃李。”两诗以桃李之花兴新人之美。后多以“夭桃襛李”为赞颂新人年少俊美之辞。②茂盛艳丽的桃花、李花。

成语出处

《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召南·何彼秾矣》:“何彼秾矣,华如桃李。”

一寒如此

yī hán rú cǐ

一:竟然;寒:贫寒。竟然穷困到这样的地步。形容贫困潦倒到极点。 >> 一寒如此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史记·范睢蔡泽列传》:“须贾意哀之,留与坐饮食,曰:‘范叔一寒如此哉!’乃取一绨袍以赐之。”

寅支卯粮

yín zhī mǎo liáng

这一年吃了下一年的粮。比喻经济困难,收入不够支出,预先支用了以后的进项。比喻指经济困难,入不敷出。

成语出处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我有差使的时候,己是寅支卯粮的了。”

一概而论

yī gài ér lùn

成语正音

概,不能读作“kǎi”。

一概:同一标准,一律。指处理事情或问题不分性质,不加区别,用同一标准来对待或处理。

成语出处

《楚辞·九章·怀沙》:“同糅玉石兮,一而相量。”唐·刘知几《史通·叙事》:“而作者安可以方古,一概而论得失?”

养子防老,积谷防饥

yǎng zǐ fáng lǎo,jī gǔ fáng jī

指养育儿子以防老年无依靠,保存谷物为防备饥荒。同“养儿防老,积谷防饥”。

成语出处

元·无名氏《认金梳》:“儿也,可不道养子防老,积谷防饥,抬举的你成人长大,划的说这等言语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