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成语

英姿飒爽

yīng zī sà shuǎng

成语正音

飒,不能读作“shà”。

英姿:英勇威武的姿态;飒爽:豪迈矫健。形容英俊威武、精神焕发的样子。

成语出处

唐·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褒公鄂公毛发动,英姿飒爽来酣战。”

怏怏不悦

yàng yàng bù yuè

悦:愉悦,快乐。因不满意而很不快乐。

成语出处

宋·司马光《应诏论体要》:“其当职之人,已怏怏不悦,不肯同心以助其谋,协力以成事。”

咽苦吐甘

yàn kǔ tǔ gān

指母亲自己吃粗劣食物,而以甘美之物哺育婴儿。形容母爱之深。

成语出处

《旧唐书·礼仪志七》:“子之于母,慈爱特深;非母不育;推燥居湿,咽苦吐甘,生养劳瘁,恩斯极矣。”

饮血茹毛

yǐn xuè rú máo

茹:吃。用来描绘原始人不会用火,连毛带血地生吃禽兽的生活。

成语出处

《礼记·礼运》:“未有火化,食草木之食,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未有麻丝,衣其羽皮。”

咬牙恨齿

yǎo yá hèn chǐ

形容极端仇视或痛恨。也形容把某种情绪或感觉竭力抑制住。同“咬牙切齿”。

成语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86回:“八戒闻言,咬牙恨齿,忍不住举起钯,把那坟冢,一顿筑倒。”

养老送终

yǎng lǎo sòng zhōng

指子女对父母身前的赡养和死后的殡葬。

成语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七回:“生了奴奴,欲扳门第,配嫁他人,又恐老来无倚,只得将奴招了一个女婿,养老送终。”

雁默先烹

yàn mò xiān pēng

比喻无才者先被淘汰。

成语出处

《庄子·山木》:“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

学贯天人

xué guàn tiān rén

贯:贯通;天人:天和人。学问贯穿天、人各类知识。指学识渊博

成语出处

明·周楫《西湖二集·文昌司怜才慢注禄籍》:“学贯天人,才兼文武,聪明颖悟,出口成章。”

养鹰飏去

yǎng yīng zǒu qù

比喻怀有野心的人不易控制,当其得意之时就不再为主人所用。

成语出处

语出《后汉书·吕布传》:“譬如养鹰,饥即为用,饱则飏去。”

腰金拖紫

yāo jīn tuō zǐ

比喻身居高官。金,金印;紫,紫绶。

成语出处

宋·王禹偁《送牛冤序》:“含饴弄孙,尽高堂之乐;腰金拖紫,居百城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