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成语

摇摇摆摆

yáo yáo bǎi bǎi

①形容主意不定。②行走不稳的样子。③坦然自得的样子。

成语出处

元·无名氏《陈州粜米》第四折:“我做个州官不歹,断事处摇摇摆摆。”《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一个妇女摇摇摆摆从府堂里出来,自言自语,与崔宁打了个胸厮撞。”

一分为二

yī fēn wéi èr

哲学用语,指事物作为矛盾的统一体,都包含着相互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通常指全面看待人或事物,看到积极方面,也看到消极方面。

成语出处

宋·邵雍《皇极经世绪言》第七卷:“是故一分为二,二分为四。”

吟风弄月

yín fēng nòng yuè

成语正音

弄,不能读作“lònɡ”。

旧指文人写作或朗诵以风月等自然景色为题材的作品。现多形容作品空虚无聊。

成语出处

唐·范传正《李翰林白墓志铭》:“吟咏风月,席天幕地,但贵其适所以适,不知夫所以然而然。”

燕翼贻谋

yàn yì yí móu

燕:安;翼:敬;贻:遗留。原指周武王谋及其孙而安抚其子。后泛指为后嗣作好打算。

成语出处

《诗经·大雅·文王有声》:“武王岂不仕,诒厥孙谋,以燕翼子。”《宋史·乐志九》:“权舆光大,燕翼贻谋。”

徇私废公

xùn sī fèi gōng

徇:曲从。曲从私情,弃置公理

成语出处

宋·苏颂《论省曹寺监法令繁密》:“若官司措置失当,及徇私废公,致有赴诉,并委台察纠案。”

血肉淋漓

xuè ròu lín lí

淋漓:沾湿或流滴的样子。形容血肉流滴的惨相

成语出处

宋·洪迈《夷坚甲志·髙俊入冥》:“狱卒割剔其股文,血肉淋漓,形容枯瘠不类人。”

摇尾涂中

yáo wěi tú zhōng

比喻自由自在地生活。曳尾,犹摇尾。 >> 摇尾涂中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战国时,楚王派大夫去请庄子做官,庄子对楚大夫说:听说楚国有神龟,死去已三千年,现在把它用匣子装起来藏在庙堂之上。你看此龟是留下骨头让人珍藏好呢,还是活着曳尾于泥涂中好?大夫说:当然是活着曳尾于涂中好。庄子说:那末我将曳尾于涂中。见

一得之功

yī dé zhī gōng

成语正音

得,不能读作“de”或“děi”。

一得:一点心得,一点收获;功:成绩。一点微小的成绩。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广武君曰:‘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养虎贻患

yǎng hǔ yí huàn

比喻纵容敌人,自留后患。同“养虎自遗患”。

成语出处

明·张居正《答宣大巡抚计处黄把二虏》:“此所谓引贼入家,养虎贻患,是何等计策乎?”

宴安鸠毒

yàn ān zhèn dú

宴安:贪图安逸、享乐;鸠毒:喝毒酒自杀。安乐就象毒药。指贪图享受就等于喝毒酒自杀。 >> 宴安鸠毒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左传·闵公元年》:“诸夏亲昵,不可弃也。宴安鸠毒,不可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