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成语

音容宛在

yīn róng wǎn zài

仿佛还听到他的声音,还看到他的容貌神情。形容对死者的想念。

成语出处

唐 李翱《祭吏部韩侍郎文》:“遣使祭斝,百酸搅肠,音然宛在,曷日而忘?”

掩鼻而过

yǎn bí ér guò

成语正音

而,不能读作“ěr”。

捂着鼻子走过去。形容对腥臭肮脏的东西的嫌恶。

成语出处

《孟子·离娄下》:“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

薰香自烧

xūn xiāng zì shāo

薰:香草。薰草因为有香气而招致焚烧。比喻人因有才能而招致灾祸

成语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龚胜传》:“薰以香自烧,膏以明自销,龚生竟夭天年,非吾徒也。”

夜月花朝

yè yuè huā zhāo

朝:早晨。明月当空的夜晚,鲜花盛开的早晨。指美好时刻。比喻男欢女爱的时光

成语出处

元·无名氏《符金锭》第四折:“不负了夜月花朝,当日个彩楼上众人闹。”

一成一旅

yī chéng yī lǚ

成:古时以方圆十里为一成;旅:古时以兵士五百人为一旅。形容地窄人少,力量单薄。 >> 一成一旅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左传·哀公元年》:“有田一成,有众一旅,能布其德,而兆其谋,以收夏众,抚其官职。”

因材施教

yīn cái shī jiào

成语正音

教,不能读作“jiāo”。

因:根据;材:资质;施:施加;教:教育。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 >> 因材施教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论语·为政》“子游问孝”、“子夏问孝”朱熹集注引宋程颐曰:“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

雪上加霜

xuě shàng jiā shuāng

成语正音

霜,不能读作“suānɡ”。

比喻接连遭受灾难,损害愈加严重。

成语出处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九:“饶你道有什么事,犹是头上着头,雪上加霜。”

业绍箕裘

yè shào jī qiú

绍:继承;箕:畚箕;裘:兽皮袄。比喻能继承父祖的事业

成语出处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序》:“窃伏自念,业绍箕裘,家藏坟索,插架之收储,趋庭之问答,其于文献盖遮几焉。”

薰莸无辨

xūn yóu wú biàn

薰:香草,比喻善类;莸:臭草,比喻恶类;辨:明察。分不清香草和臭草。比喻善恶好坏不分,是非混淆

成语出处

唐·陆贽《又论进瓜果人拟官状》:“薰莸无辨,泾渭不分,二纪于兹,莫之能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