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成语

循名核实

xún míng hé shí

犹言循名责实。按着名称或名义去寻找实际内容,使得名实相符。

成语出处

明·张居正《答浙江吴巡抚》:“明主在上,方翕受敷施,循名核实,以兴太平之治。”

严惩不贷

yán chéng bù dài

成语正音

惩,不能读作“chěnɡ”。

惩:处罚;贷:宽容。严厉惩罚,绝不宽恕。

成语出处

明 余继登《典故纪闻》:“有或违者,必罚不贷。”

业峻鸿绩

yè jùn hóng jì

功业高,成绩大。

成语出处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原道》:“夏后氏兴,业峻鸿绩,九序惟歌,勋德弥缛。”周振甫注:“业峻鸿绩:即业峻绩鸿,功业高,成绩大。”

睚眦之怒

yá zì zhī nù

睚:眼眶;眦:眼角;睚眦:生气瞪眼;怒:生气。生点小气

成语出处

宋·周密《齐东野语·巴陵本末》:“台谏李知孝、莫泽奉承风旨,凡平日睚眦之怒,悉指以从伪,弹劾无虚日。”

雪耻报仇

xuě chǐ bào chóu

雪:洗掉。洗掉耻辱,打击仇敌。亦作“报仇雪耻”。

成语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若先王之报怨雪耻。”

延颈举踵

yán jǐng jǔ zhǒng

踵:脚后跟。伸长勃子,踮起脚跟。形容盼望十分殷切。

成语出处

《庄子·胠箧》:“今遂至使民延颈举踵曰:‘某所有贤者,赢粮而趣之。’”

野无遗才

yě wú yí cái

指任人唯贤,人尽其才。同“野无遗贤”。

成语出处

《魏书·阳尼传》:“举贤良,黜不肖,使野无遗才,朝无素餐。”

睚眦之隙

yá zì zhī xì

睚:眼眶;眦:眼角;睚眦:生气瞪眼。别人瞪眼这样小的怨恨

成语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董卓传》:“卓性残忍不仁,遂以严刑胁众,睚眦之隙必报,人不自保。”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yī bō wèi píng,yī bō yòu qǐ

一个浪头尚未平复,另一个浪头又掀起了。比喻事情进行波折很多,一个问题还没有解决,另一个问题又发生了。

成语出处

唐·刘禹锡《浪淘沙》词:“流水淘沙不暂停,前波未灭后波生。”宋·姜夔《白石道人诗说》:“波澜开阖,如在江湖中,一波未平,一波已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