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成语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yán zhě wú zuì,wén zhě zú jiè

成语正音

闻,不能读作“wèn”。

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确,也是无罪的。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

成语出处

《诗经·周南·关雎·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鸦飞鹊乱

yā fēi què luàn

①犹言絮絮咶耳。②形容纷乱。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山歌·鱼船妇打生人相骂》:“一张嘴尝是鸦飞鹊乱,久惯是牛皮鸟筋。”

夜不闭户

yè bù bì hù

成语正音

闭,不能读作“xián”。

户:门。夜里睡觉不用闩上门。形容社会治安情况良好。 >> 夜不闭户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礼记·礼运》:“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仰屋窃叹

yǎng wū qiè tàn

窃:私自。仰望屋顶,私自叹息。形容处于困境,无可奈何。

成语出处

《资治通鉴·汉纪明帝永平十四年》:“及其归舍,口虽不言而仰屋窃叹,莫不知其多冤,无敢牾陛下言者。”

寻幽入微

xún yōu rù wēi

寻幽:探究深奥难明的事理。入微:达到极其细致、深刻的地步。形容对深奥的事理探求达到非常深刻的程度。

成语出处

《北史·杨伯丑传》:“分析爻象,寻幽入微。”

雪案萤窗

xuě àn yíng chuāng

比喻勤学苦读。同“雪窗萤几”。

成语出处

元·白仁甫《东墙记·楔子》:“小生年长二十五岁,雪案萤窗,苦攻经史,博古通今。”

询于刍荛

xún yú chú ráo

询:问;刍荛:割草打柴的人,借指地位低微的人。指向普通老百姓了解情况,征求意见。

成语出处

《诗经·大雅·板》:“先民有言,询于刍荛。”

言语道断

yán yǔ dào duàn

原为佛家语,指意义深奥微妙,无法用言辞表达。后指不能通过交谈、谈判的方法解决问题。

成语出处

《缨珞经》:“言语道断,心行所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