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成语

夜行被绣

yè xíng bèi xiù

指身穿锦绣衣服在黑夜行走。比喻显贵不为人所知。

成语出处

语出《史记·项羽本纪》“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

言过其实

yán guò qí shí

成语正音

其,不能读作“qī”。

实:实际。原指言语浮夸,超过实际才能。后也指话说得过分,超过了实际情况。 >> 言过其实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三国志·蜀书·马良传》:“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

依草附木

yī cǎo fù mù

原指鬼神有所依凭,擅作威福。后比喻凭借他人势力,为非作歹。也比喻不能自立,依靠别人。

成语出处

五代·王周《巫庙》诗:“日既恃威福,岁久为精灵,依草与附木,诬诡殊不经。”

养虎遗患

yǎng hǔ yí huàn

成语正音

遗,不能读作“wèi”。

遗:留下;患:祸患。留着老虎不除掉,就会成为后患。比喻纵容坏人坏事,留下后患。 >> 养虎遗患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史记·项羽本纪》:“楚兵罢食尽,此天亡楚之时也,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今释弗击,此所谓养虎遗患也。”

咬得菜根

yǎo dé cài gēn

旧指安贫守道。现也形容安于艰苦的生活。

成语出处

宋·朱熹《小学·善行实敬身》:“汪信民尝言:‘人常咬得菜根,则百事可做。’”

曳裾王门

yè jū wáng mén

曳:拉;裾:衣服的大襟。比喻在权贵的门下做食客。

成语出处

汉·邹阳《上吴王书》:“饰固陋之心,则何王之门不可曳长裾乎?”

哑子寻梦

yǎ zǐ xún mèng

比喻有话或苦衷说不出。同“哑子做梦”。

成语出处

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二折:“似鳔胶粘住口角,似鱼刺嘎了喉咙,低着头似哑子寻梦。”

依然如故

yī rán rú gù

成语正音

然,不能读作“yán”。

依然:仍旧;故:过去,从前。指人没有什么长进,还是从前的老样子。

成语出处

唐·薛调《刘无双传》:“舅甥之分,依然如故。”

摇尾求食

yáo wěi qiú shí

老虎被关进笼圈里,向人摇尾巴求取食物。比喻人的地位降低,向人乞求。

成语出处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猛虎在深山,百兽震恐,及在槛阱之中,摇尾而求食,积威约之渐也。”

询事考言

xún shì kǎo yán

询:查询;考:考核。查询、考核所做的事和所说的话。后多指对官员的考核。

成语出处

《尚书·尧典》:“询事考言,乃言底可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