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成语

叶公好龙

yè gōng hào lóng

成语正音

好,不能读作“hǎo”。

叶公:春秋时楚国贵族,名子高,封于叶(古邑名,今河南叶县)。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 叶公好龙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汉·刘向《新序·杂事》记载:叶公子高非常喜欢龙,器物上刻着龙,房屋上也画着龙。真龙知道了,来到叶公家里,把头探进窗子。叶公一见,吓得拔腿就跑。

摇尾乞怜

yáo wěi qǐ lián

成语正音

怜,不能读作“lǐn”。

狗摇着尾巴向主人乞求爱怜。比喻装出一副可怜相向人讨好。

成语出处

唐·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若俯首帖耳、摇尾而乞怜者,非我之志也。”

雪窖冰天

xuě jiào bīng tiān

窖:收藏东西的地洞。到处是冰和雪。形容天气寒冷,也指严寒地区。

成语出处

《宋史·朱弁传》:“叹马角之未生,魂销雪窖;攀龙髯而莫逮,泪洒冰天。”

言为心声

yán wéi xīn shēng

成语正音

为,不能读作“wèi”。

言语是思想的反映,从一个人的话里可以知道他的思想感情。

成语出处

汉·扬雄《法言·问神》:“故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

衣冠枭獍

yī guān xiāo jìng

相传枭是吃母的恶鸟,獍是吃父的恶兽。旧时比喻不孝的人。

成语出处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十七:“河朔士人目苏楷为衣冠枭獍。”

夜以继昼

yè yǐ jì zhòu

用夜里的时间接上白天的时间。形容日夜不息地努力。

成语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郅恽传》:“昔文王不敢槃游于田,以万人惟忧,而陛下远猎山林,夜以继昼。”

寻瑕伺隙

xún xiá sì xì

寻:找;瑕:玉上的斑点,比喻缺点;何:观察,隙:空子,机会。找别人缺点,看是否有空子可钻。指待机寻衅。

成语出处

汉·吾丘寿王《骠骑论功论》:“内用商鞅李斯之谋,外用白起王翦之兵,窥闲伺隙。”

学老于年

xué lǎo yú nián

指青年人的博学。

成语出处

《宋史·文苑传七·熊克》:“克幼而翘秀,既长,好学善属文,郡博士胡宪器之,曰:‘子学老于年,他日当以文章显。’”

言不尽意

yán bù jìn yì

成语正音

不,不能读作“bú”。

情意曲折深远,言语难以全部表达。常用于书信末尾,表示说的话没能把意思都表达出来。

成语出处

《易·系辞上》:“书不尽言,言不尽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