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成语

学而优则仕

xué ér yōu zé shì

优:有余力,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后指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当官。 >> 学而优则仕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论语·子张》:“子夏日:‘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烟视媚行

yān shì mèi xíng

烟视:微视;媚行:慢行。形容害羞不自然的样子。

成语出处

《吕氏春秋·不屈》:“人有新取妇者,妇至,宜安矜,烟视媚行。”

循序渐进

xún xù jiàn jìn

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 循序渐进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朱熹注:“此但自言其反己自修,循序渐进耳。”

衣不蔽体

yī bù bì tǐ

蔽:遮。衣服破烂,连身子都遮盖不住。形容生活贫苦。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1卷:“当初坟堂中教授村童,衣不蔽体,食不充口。”

鸦雀无声

yā què wú shēng

成语正音

雀,不能读作“qiǎo”。

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静。 >> 鸦雀无声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四:“公曰:‘鸦去无声,又何言闻?’”宋·苏轼《绝句三首》:“天风吹雨入阑干,乌鹊无声夜向阑。”

熏陶成性

xūn táo chéng xìng

熏陶:感化,培养;性:习惯。经常受到某方面的感染而形成的某种习性。

成语出处

《宋史·程颐传》:“今夫人民善教其子弟者,亦必延名德之士,使与之处,以熏陶成性。”

峣峣易缺

yáo yáo yì quē

峣峣:高直的样子;缺:损坏。比喻刚直不阿的人不容于世。

成语出处

《后汉书·黄琼传》:“常闻语曰:‘峣峣者易缺,皦皦者易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