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成语

胸有成竹

xiōng yǒu chéng zhú

原指画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后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 >> 胸有成竹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休戚相关

xiū qī xiāng guān

成语正音

相,不能读作“xiànɡ”。

休:欢乐,吉庆;戚:悲哀,忧愁。忧喜、福祸彼此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 休戚相关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国语·周语下》:“晋国有忧,未尝不戚,有庆,未尝不怡。……为晋休戚,不背本也。”

衔哀致诚

xián āi zhì chéng

衔:含着。胸怀哀痛之情,致真诚之意

成语出处

唐·韩愈《祭十二郎文》:“乃能衔哀致诚,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灵。”

修齐治平

xiū qí zhì píng

泛指伦理哲学和政治理论。

成语出处

《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心贯白日

xīn guàn bái rì

指心地与太阳一般光明。极喻坦诚,磊落。

成语出处

《晋书·宣帝纪》:“国家委将军以疆埸之任,任将军以图蜀之事,可谓心贯白日。”

休明盛世

xiū míng shèng shì

休明:美好,清平;盛:兴旺;世:世代。美好清平的兴盛时代。

成语出处

晋·潘岳《西征赋》:“当休明之盛世,托菲薄之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