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成语

心存芥蒂

xīn cún jiè dì

芥蒂:本指细小的梗塞物,后比喻心里的不满或不快。指心里对人对事有怨恨或不愉快的情绪。

成语出处

汉·司马相如《子虚赋》:“吞若云梦者八九于其胸中,曾不芥蒂。”

惺惺相惜

xīng xīng xiāng xī

成语正音

相,不能读作“xiànɡ”。

性格、志趣、境遇相同的人互相爱护、同情、支持。 >> 惺惺相惜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元·王实甫《西厢记》:“他若是共小生,厮觑定,隔墙儿酬和到天明,方信道惺惺的自古惜惺惺。”

修旧利废

xiū jiù lì fèi

把破旧的修补好,把废物利用起来。指厉行节约。

成语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司马迁传》:“幽厉之后,王道缺,礼乐衰,孔子修旧起废,废《诗》、《书》,作《春秋》,则学者至今则之。”

盱衡厉色

xū héng lì sè

盱衡:举眉扬目;厉:严厉;色:面色。横眉怒目,面色严厉。

成语出处

《汉书·王莽传》:“当此之时,公运独见之明,奋亡前之威,盱衡厉色,振扬武怒。”

无往不复

wú wǎng bù fù

指未有往而不返的。指事物的运动是循环反复的。同“无平不顾”。

成语出处

《易·泰》:“无平不陂,无往不复。”孔颖达疏:“初始往者必将有反复也。”

凶神恶煞

xiōng shén è shà

成语正音

恶,不能读作“wù”或“ě”。

原指凶恶的神。后用来形容非常凶恶的人。

成语出处

元·无名氏《桃花女》第三折:“又犯着金神七煞上路,又犯着太岁,遭这般凶神恶煞,必然板僵身死了也。”

无下箸处

wú xià zhù chǔ

晋武帝时,何曾生活豪奢,食日费万钱,犹云无下箸处。后用以形容富人饮食奢侈无度。 >> 无下箸处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性奢豪,务在华侈。帷帐车服,穷极绮丽,厨膳滋味,过于王者。……食恨钱,犹曰无下箸处。 《晋书·何曾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