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成语

闲言长语

xián yán cháng yǔ

议人长短的唠叨话。

成语出处

宋·沈瀛《减字木兰花》词:“昏如醉酒,羞见总龟灵且寿。笑杀常何,空有闲言长语多。”

心旷神怡

xīn kuàng shén yí

成语正音

怡,不能读作“tái”。

旷:开阔;怡:愉快。心境开阔,精神愉快。 >> 心旷神怡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也。”

心回意转

xīn huí yì zhuǎn

心、意:心思;回、转:掉转。改变想法,不再坚持过去的意见。

成语出处

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一折:“待他有个回心转意,再作区处。”

销声敛迹

xiāo shēng liǎn jì

犹言销声匿迹。指隐藏起来,不公开露面。 >> 销声敛迹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宗国乱离,僖宗幸蜀。宗生避地,亦到锦江,然畏颖川知之,遂旅游资中郡,销声敛迹,惟恐人知。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十一

挟冰求温

xié bīng qiú wēn

挟:夹持。比喻行动跟目的截然相反,事情根本没有成功的可能

成语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高柔传》:“何异挟冰求温,抱炭希凉者哉!”

相仿相效

xiāng fǎng xiāng xiào

仿:模仿;效:效法。相互模仿效法

成语出处

明·王守仁《传习录》中卷:“遂以芜塞相仿相效,日求所以富强之说,倾诈之谋,攻伐之计。”

先意希旨

xiān yì xī zhǐ

指孝子不等父母开口就能顺父母的心意去做。后指揣摸人意,谄媚逢迎。同“先意承志”。

成语出处

唐·陈鸿《长恨歌传》:“盖才智明慧,善巧便佞,先意希旨,有不可形容者。”

挟泰山以超北海

xié tài shān yǐ chāo běi hǎi

挟:夹持;超:跨过。夹着泰山跨过北海。比喻绝对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成语出处

战国·邹·孟轲《孟子·梁惠王》:“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