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成语

袭衣兼食

xí yī jiān shí

袭:全套衣服;兼:加倍。成套衣服,多盘菜肴。比喻生活富裕

成语出处

明·何景明《徐太母潘氏墓志铭》:“居家甚勤俭,无袭衣兼食,然施族仁下,不有所害。”

效死输忠

xiào sǐ shū zhōng

指竭尽忠诚。

成语出处

《旧五代史·晋书·皇甫遇王清等传伦》:“若乃世道方泰,则席宠恃禄者实繁;世运既屯,则效死输忠无几。”

新来乍到

xīn lái zhà dào

成语正音

乍,不能读作“zà”。

乍:刚才,起初。形容为时不久或刚刚来到一个新地方。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一回:“况且你二姐姐是新媳妇,孙姑爷也还是年轻的人,各人有各人的脾气,新来乍到,自然要有些别扭的。”

邂逅不偶

xiè hòu bù ǒu

碰巧不遇合;意外不成功。

成语出处

汉·王充《论衡·定贤》:“荆柯入秦之计,本欲劫秦王生致于燕,邂逅不偶,为秦所擒。”

衔石填海

xián shí tián hǎi

比喻为实现既定目标,坚韧不拔地奋斗到底。 >> 衔石填海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山海经·北山经》:“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胁不沾席

xié bù zhān xí

形容佛教徒勤苦修行。

成语出处

语出波栗湿缚尊者(胁尊者)勤修苦行,终不以胁至席的故事。见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健驮逻国》。

香象渡河

xiāng xiàng dù hé

佛教用语。比喻悟道精深。也形容评论文字精辟透彻。

成语出处

《优婆塞戒经》卷一:“如恒河水,三兽俱渡,兔、马、香象。兔不至底,浮水而过;马或至底,或不至底;象则尽底。”

无补于事

wú bǔ yú shì

补:益处,裨益,对事情没有什么益处。

成语出处

宋·朱熹《朱子语类·论语》:“因言今世人多道东汉名节无补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