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成语

响和景从

xiǎng hé jǐng cóng

比喻两者紧密相连。同“响答影随”。

成语出处

明·张居正《光禄大夫柱国少傅……吕公墓志铭》:“稽古盛际,同寅协恭,百僚师之,以洽时雍,譬伯与仲,响和景从。”

邪不犯正

xié bù fàn zhèng

指邪妖之法不能压倒刚正之气。亦作“邪不伐正”。

成语出处

唐·刘束《隋唐嘉话》中卷:“臣闻邪不犯正,若使咒臣,必不得行。”

微名薄利

wēi míng bó lì

指十分细微的名与利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6回:“怎知客人为些微名薄利,又无枷锁拘缚,三伏内,只得在那途路中行。”

霄壤之殊

xiāo rǎng zhī shū

霄:云霄,也指天。壤:土地。天和地般不同。形容差别很大。亦作“霄壤之别”。

成语出处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醉吟先生》:“善恶智愚,相背绝远,何啻霄壤之殊。”

嬉笑怒骂

xī xiào nù mà

成语正音

嬉,不能读作“xǐ”。

嬉:游戏。比喻不论什么题材和形式,都能任意发挥,写出好文章来。 >> 嬉笑怒骂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宋·黄庭坚《东坡先生真赞》:“东坡之酒,赤壁之笛,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唯唯绸否

wěi wěi fǒu fǒu

唯唯:同意的应声;否否:别人说否,自己也跟着说否。形容虚与委蛇,不可置否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太史公曰:‘唯唯,否否,不然。’”

小屈大伸

xiǎo qū dà shēn

屈:委屈。伸:展开,发挥出来。先能够受点委屈,而后会大有作为的。 >> 小屈大伸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云合雾集,量时揆宜,用取世资,小屈大伸,存公忽私。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绤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