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成语

闲杂人等

xián zá rén děng

指与工作无关的人员。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三回:“若七日内主灯不灭,吾寿可增一纪;如灯灭,吾必死矣。闲杂人等,休教放入。”

向声背实

xiàng shēng bèi shí

声:声名,这里指虚名;背:违背。指向往声名,背离实际。

成语出处

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常人贵远贱亲,向声背实;又患暗于自见,谓己为贤。”

挟天子以令天下

xié tiān zǐ yǐ lìng tiān xià

挟制着皇帝,用皇帝的名义发号施令。现比喻用领导的名义按自己的意思去指挥别人。同“挟天子以令诸侯”。

成语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据九鼎,按图籍,挟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从。”

洗心换骨

xǐ xīn huàn gǔ

道家语,指洗去尘心,换掉凡骨,即可超离凡尘而入圣。

成语出处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103卷:“为吾洗心复换骨,背凡入圣奔长生。”

逍遥事外

xiāo yáo shì wài

①指犯法者没有受到法律制裁。亦泛指做坏事或与坏事有牵连的人不受追查。②指置身事外,毫不关心。

成语出处

清·包世臣《致广东按察姚中丞书》:“首祸正凶,逍遥事外。”鲁迅《花边文学·女人未必多说谎》:“关于杨妃,禄山之乱以后的文人就都撒着大谎,玄宗逍遥事外,倒说是许多坏事情都由她。”

威振天下

wēi zhèn tiān xià

威:威名。威力和名望使天下人拜服

成语出处

汉·荀悦《汉纪·元帝纪》:“今延寿汤所诛,威振天下,虽易之折售,诗之雷霆,不能及也。”

物华天宝

wù huá tiān bǎo

物华:万物的精华;天宝:天然的宝物。指各种珍美的宝物。 >> 物华天宝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

闲非闲是

xián fēi xián shì

无关紧要的是非、议论。同“闲是闲非”。

成语出处

元·高明《琵琶记·五娘劝解公婆争吵》:“空争着闲非闲是,只落得双垂泪。”

蟹匡蝉緌

xiè kuāng chán ruí

匡:背壳;緌:蝉的针吻。比喻名是实非,两不相干。

成语出处

《礼记·檀公下》:“成人有其兄死而不为衰者,闻子皋将为成宰,遂为衰。成人曰:‘蚕则绩而蟹有匡,范则冠而蝉有緌;兄则死而子皋为之衰。’”

未知所措

wèi zhī suǒ cuò

措:安置,处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

成语出处

春秋·鲁·孔丘《论语·子路》:“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