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成语

析辩诡辞

xī biàn guǐ cí

指巧言邪说。

成语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扬雄传下》:“即为怪迂,析辩诡辞,以挠世事,虽小辩,终破大道而或众。”

相忍为国

xiāng rěn wèi guó

成语正音

相,不能读作“xiànɡ”;为,不能读作“wéi”。

为了国家的利益而作一定的让步。

成语出处

《左传·昭公元年》:“鲁以相忍为国也,忍其外不忍其内,焉用之。”

违条舞法

wéi tiáo wǔ fǎ

违犯法律条文。同“违条犯法”。

成语出处

宋·苏轼《论纲梢欠折利害状》:“一般点检,即二十九只船皆须住岸伺候,显是违条舞法,析文破敕。”

希奇古怪

xī qí gǔ guài

希罕奇特,古里古怪。指极不一般。

成语出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楔子:“还有许多骗局、拐局、赌局,一切希奇古怪。”

萧郎陌路

xiāo láng mò lù

萧郎:旧时泛指女子所爱恋的男子;陌路:过路人。比喻女子对原来爱恋的男子视若路人,不愿或不能接近。

成语出处

唐·崔郊《赠婢诗》:“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析辨诡辞

xī biàn guǐ cí

亦作“析辨诡词”。谓巧言邪说。

成语出处

《汉书·杨雄传下》:“雄见诸子各以其知舛驰,大氐诋訾圣人,即为怪迂,析辨诡辞,以挠世事,虽小辩,终破大道而或众,使溺于所闻而不自知其非也。”

未明求衣

wèi míng qiú yī

天没有亮就穿衣起床。形容勤于政事。

成语出处

《梁书·顾协传》:“伏惟陛下未明求衣,思贤如渴,爰发明诏,各举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