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成语

危在旦夕

wēi zài dàn xī

旦夕:早晨和晚上,形容时间短。形容危险就在眼前。 >> 危在旦夕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三国志·吴书·太史慈传》:“今管亥暴乱,北海被围,孤穷无援,危在旦夕。”

遐方绝壤

xiá fāng jué rǎng

指边远偏僻的地区。同“遐方绝域”。

成语出处

宋·陆游《上殿札子》:“庆历,皇佑之盛,复见于今,虽遐方绝壤,皆当梯航而至矣。”

无所不为

wú suǒ bù wéi

成语正音

为,不能读作“wèi”。

没有不干的事情。指什么坏事都干。

成语出处

《三国志·吴书·张温传》:“揆其奸心,无所不为。”

鸮啼鬼啸

niǎo tí guǐ xiào

像鸮鸟啼叫、怨鬼呼号。形容声音凄厉幽怨。

成语出处

唐·无名氏《冥音录》:“声调哀怨,幽幽然鸮啼鬼啸,闻之者莫不歔欷。”

先知先觉

xiān zhī xiān jué

成语正音

觉,不能读作“jiào”。

知:认识;觉:觉悟。指认识事理较一般人为早的人。

成语出处

《孟子·万章下》:“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

瑕不揜瑜

xiá bù yǎn yú

比喻缺点掩盖不了优点,缺点是次要的,优点是主要的。同“瑕不掩瑜”。

成语出处

西汉·戴圣《礼记·聘义》:“瑕不揜瑜,瑜不揜瑕,忠也。”

无情无义

wú qíng wú yì

没有一点情义。形容冷酷无情。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二回:“好!宝玉,我今日才知道你是个无情无义的人了!”

校短量长

jiào duǎn liáng cháng

指衡量人物的长处和短处。

成语出处

唐·冯宿《魏府狄梁公祠堂碑》:“婪伊侈谋,将易储皇。公陈不可,较短推长。”

微文深诋

wēi wén shēn dǐ

想尽办法把无罪的人定成有罪。 >> 微文深诋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汉书·咸宣传》:“稍迁至御史中丞,使治主父偃及淮南反狱,所以微文深诋,杀者甚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