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成语

先入为主

xiān rù wéi zhǔ

成语正音

为,不能读作“wèi”。

指先听进去的话或先获得的印象往往在头脑中占有主导地位,以后再遇到不同的意见时,就不容易接受。 >> 先入为主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汉书·息夫躬传》:“唯陛下观览古今,反复参考,无以先入之语为主。”

握钩伸铁

wò gōu shēn tiě

伸:伸直。把钩伸直,绞铁成索。形容力大

成语出处

唐·皮日休《鹿门隐书六十篇并序》:“夫桀、纣之君,握钩伸铁,抚梁易柱,手格熊罴,走及虎兕,力甚也。”

狎雉驯童

xiá zhì xùn tóng

以之誉人政绩。 >> 狎雉驯童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汉鲁恭宰中牟,以德化民。时郡国螟蝗伤稼,独不入其境;有母雉将雏过童子旁,童子仁而不捕。事见《后汉书·鲁恭传》。

握椠怀铅

wò qiàn huái qiān

椠:古代书写的木板;铅:铅粉笔。拿着木板,带着铅粉笔。指写作或校勘

成语出处

唐·史承节《后汉大司农郑公之碑》:“今故寻源讨本,握椠怀铅,兼疏本传之文。”

唯利是图

wéi lì shì tú

成语正音

是,不能读作“sì”。

唯:只有;图:图谋,追求。只要有利可图,什么事都干。 >> 唯利是图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左传·成公十三年》:“余虽与晋出入,余唯利是视。”

先发制人

xiān fā zhì rén

成语正音

发,不能读作“fà”。

发:开始行动;制:控制,制服。原指丢动手的牌主动地位,可以控制对方。后也泛指争取主动,先动手来制服对方。 >> 先发制人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汉书·项籍传》:“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舄乌虎帝

xì wū hǔ dì

因“舄”与“乌”、“虎”和“帝”字形相近,同经传抄,容易写错。指文字抄传错误。

成语出处

《埤雅》:“舄九写而为乌,虎三写而为帝,言书之转易如此。”

无声无臭

wú shēng wú xiù

成语正音

声,不能读作“sēnɡ”;臭,不能读作“chòu”。

臭:气味。没有声音,没有气味。比喻没有名声,不被人知道。

成语出处

《诗经·大雅·文王》:“上天之载,无声无臭。”

韦弦之佩

wéi xián zhī pèi

韦:熟牛皮,弦:弓弦。原指西门豹性急,佩韦自戒;董安于性缓,佩弦自戒。原形容随时警戒自己。后常比喻有益的规劝。

成语出处

《韩非子·观行》:“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缓己;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故佩弦以自急。”

洗雪逋负

xǐ xuě bū fù

洗雪:队掉;逋负:旧欠,引伸为旧恨。报仇雪恨,以偿夙愿。

成语出处

《后汉书·段颎传》:“洗雪百年之逋负,以慰忠将之亡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