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成语

细大不捐

xì dà bù juān

细:微,小;捐:舍弃。小的大的都不抛弃。形容包罗一切,没有选择。

成语出处

唐·韩愈《进学解》:“贪多务得,细大不捐。”

未足轻重

wèi zú qīng zhòng

指无关紧要,不值得重视。

成语出处

明·沈德符《野获编·科杨·京考官被劾》:“王文成后日功名不必言,即杨廉亦至南礼部尚书,溢文格,则言官白简,亦未足轻重。”

洗耳恭听

xǐ ěr gōng tīng

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听。 >> 洗耳恭听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元·郑廷玉《楚昭公》第四折:“请大王试说一遍,容小官洗耳恭听。”

下车伊始

xià chē yī shǐ

成语正音

始,不能读作“sǐ”。

伊:文言助词;始:开始。旧指新官刚到任。现比喻带着工作任务刚到一个地方。 >> 下车伊始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礼记·乐记》:“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

喜怒哀乐

xǐ nù āi lè

成语正音

乐,不能读作“yuè”。

喜欢、恼怒、悲哀、快乐。泛指人的各种不同的感情。

成语出处

《礼记·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蚊虻过耳

wén méng guò ěr

蚊虻:吸血的昆虫。比喻倏然已过,不足挂怀

成语出处

宋·张孝祥《醉蓬莱·为老人寿》词:“世故纷纭,但蚊虻过耳。”

无可厚非

wú kě hòu fēi

厚:深重;非:非议,否定。不能过分责备。指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 >> 无可厚非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汉书·王莽传中》:“莽怒,免英官。后颇觉悟,曰:‘英亦未可厚非。’”

匣里龙吟

xiá lǐ lóng yīn

宝剑在匣中发出龙吟般的声响。原指剑的神通,后比喻有大材的人希望见用。

成语出处

晋·王嘉《拾遗记》卷一:“帝颛顼有曳影之剑,腾空而舒,若四方有兵,此剑则飞起,指其方则剋伐。未用之时,常于匣里如龙虎之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