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成语

乌有先生

wū yǒu xiān shēng

虚拟的人名或事物。

成语出处

汉·司马相如《子虚赋》:“楚使子虚使于齐,王悉发车骑,与使者出畋。畋罢,子虚过姹乌有先生,亡是公存焉。”

望风而逃

wàng fēng ér táo

成语正音

而,不能读作“ěr”。

远远望见对方的气势很盛,就吓得逃跑了。形容十分怯敌。

成语出处

《资治通鉴·梁记·武帝天监四年》:“渊藻是萧衍骨肉至亲,必死无理,若克涪城,渊藻安肯城中坐而受困,必将望风而去。”

十荡十决

shí dàng shí jué

荡:冲杀;决:冲破堤岸。形容多次冲杀,每次都能突破敌阵

成语出处

《乐府诗集·杂歌谣辞·陇上歌》:“陇上壮士有陈安,躯干虽小腹中宽,七尺大刀奋如湍,丈八蛇矛左右盘,十荡十决无当前。”

乌白马角

wū bái mǎ jiǎo

乌鸦变白,马头生角。比喻不能实现之事。 >> 乌白马角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燕丹子》卷上:“燕太子丹质于秦,秦王遇之无礼,不得意,欲求归。秦王不听,谬言曰:‘令乌白头,马生角,乃可许耳。’”

望而却步

wàng ér què bù

成语正音

而,不能读作“ěr”。

却步:不敢前进,向后退。形容事物可怕或讨厌,使人一看就往后退缩。

成语出处

明 徐光启《复周无逸学宪》:“且以裕蛊所为,思之痛心,望之却步。”

违世绝俗

wéi shì jué sú

违背世俗常情,与众不同。同“违时绝俗”。

成语出处

宋·陈师道《上苏公书》:“谢公江海之士,违世绝俗乃其常耳。”

我行我素

wǒ xíng wǒ sù

成语正音

行,不能读作“hánɡ”。

素:平素,向来。不管人家怎样说,仍旧按照自己平素的一套去做。

成语出处

《礼记·中庸》:“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网漏吞舟

wǎng lòu tūn zhōu

网:渔网,比喻法网;吞舟:吞舟的大鱼,比喻大奸。网里漏掉吞舟大鱼。比喻法律太宽,使重大的罪犯也能漏网。

成语出处

《史记·酷吏列传序》:“网漏于吞舟之鱼,而吏治烝烝,不至于奸,黎民艾安。”

施恩布德

shī ēn bù dé

施:给予;布:布施。给人以恩德,多行善事

成语出处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45卷:“夫学道者,第一欲得广行阴德,慈向万物,救人危难,度人苦厄,轻财重道,施恩布德,最为上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