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成语

是非人我

shì fēi rén wǒ

是非:正确和谬误。正确与错误,他人和自己。泛指人与人之间的种种复杂关系

成语出处

元·谷子敬《城南柳》第四折:“你做了酒色财气,你辞了是非人我,今日个老乡惹上仙风,和小桃都成正果。”

同窗契友

tóng chuāng qì yǒu

同窗:同学;契:意气相合。老同学,好朋友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5回:“瑜告众官曰:‘此吾同窗契友也。’”

我见犹怜

wǒ jiàn yóu lián

犹:尚且;怜:爱。我见了她尚且觉得可爱。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动人。 >> 我见犹怜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南朝宋·虞通之《妒记》:“我见汝亦怜,何况老奴。”

闻噎废食

wén yē fèi shí

听到有人吃饭噎了一下,自己就连饭也不吃了。比喻因为怕出问题,索性不干。

成语出处

明·袁宏道《袛园寺碑文》:“戚戚舍身,沾沾利益,遂欲绝口性命,塞路葱岭,此何异闻噎废食,见蹶停骖者哉?”

为五斗米折腰

wèi wǔ dǒu mǐ zhé yāo

五斗米:晋代县令的俸禄,后指微薄的俸禄;折腰:弯腰行礼,指屈身于人。为了微薄的俸禄而弯腰行礼。比喻没有骨气。

成语出处

《晋书·陶潜传》:“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同心协契

tóng xīn xié qì

契:投合。齐心协力

成语出处

《南史·宋纪·武帝》:“同心协契,所在蜂起,即日斩伪徐州刺史安成王修、青州刺史弘。”

食淡衣粗

shí dàn yī cū

吃清淡食物,穿粗布衣服。形容生活清寒俭朴

成语出处

宋·苏轼《与蒲传正》:“退居之后决不食淡衣粗,杜门绝客。”

文昭武穆

wén zhāo wǔ mù

原指文王的子孙众多,后则泛称子孙繁衍。

成语出处

古代宗法制度,宗庙位次,始祖庙居中,以下父子递为昭穆,左为昭,右为穆。祭祀时,子孙也按昭穆,左右排列行礼。周文王于周为穆,文王之子武王则为昭,而武王之子成王又为穆。

望岫息心

wàng xiù xī xīn

多指遁世隐居。亦喻知难而止息。同“望峰息心”。

成语出处

《南史·何点传》:“豫章王嶷命驾造点,点从后门遁去。司徒竟陵王子良闻之,曰:‘豫章王尚,吾当望岫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