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成语

瓮中之鳖

wèng zhōng zhī biē

成语正音

之,不能读作“zī”。

比喻已在掌握之中,逃跑不了的东西。

成语出处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孙富视十娘已为瓮中之鳖,即命家童送那描金文具,安放在船头之上。”

望梅阁老

wàng méi gé lǎo

比喻徒有虚名之官。

成语出处

唐·白居易《每见吕南二郎中新文辄窃有所叹惜因成长句以咏所怀》:“望梅阁老无妨渴,画饼尚书不救饥。”

文章巨公

wén zhāng jù gōng

巨:大。文章大家。形容文才出众。

成语出处

唐·李贺《高轩过》:“马蹄隐耳声隆隆,入门下马气如虹,云是东京才子,文章巨公。”

石枯松老

shí kū sōng lǎo

枯:干枯。石头干裂,松树老朽。形容历时极为久远

成语出处

金·丘处机《水龙吟·道运》词:“海移山变,石枯松老。”

忘战必危

wàng zhàn bì wēi

战:战备。危:危险,危机。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忘记了战备就一定会产生危机。

成语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主父偃传》:“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忘战必危。”

为仁不富

wéi rén bù fù

要仁爱就不能发财致富。参见“为富不仁”。 >> 为仁不富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阳虎曰:‘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 《孟子·滕文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