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成语

著乎竹帛

zhù hū zhú bó

著:写作;竹帛:古代写字用的竹简和白绢。指著书

成语出处

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情欲》:“荆庄王功迹著乎竹帛,传乎后世。”

自救不暇

zì jiù bù xiá

解救自己都来不及。指无力再帮助他人。

成语出处

唐·杜甫《为华州郭使君进灭残寇形势图状》:“今残孽虽穷蹙日甚,自救不暇,尚虑其逆帅望秋高马肥之便,蓄突围拒辙之谋。”

珠玉在傍

zhū yù zài páng

珠玉:比喻美好的姿容。比喻有容态、德才都超过自己的人在身边

成语出处

宋·秦观《与李德叟简》:“其弊帚、焦尾两编文章,高古邈然,有二汉之风。今时交游中以文墨自业者未见其比,所谓珠玉在傍觉人形秽,信此言也。”

智均力敌

zhì jūn lì dí

指双方的智略或势力旗鼓相当。

成语出处

《三国志·魏书·王朗传》:“假使权亲与蜀贼相持,搏战旷日,智均力敌,兵不速决,当须军兴以成其势者,然后宜选持重之将,承寇贼之要,相时而后动,择地而后行,一举更无余事。”

终食之间

zhōng shí zhī jiān

吃完一顿饭的时间

成语出处

春秋·鲁·孔丘《论语·里仁》:“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易于反掌

yì yú fǎn zhǎng

犹易如反掌。比喻事情非常容易做。

成语出处

汉·枚乘《上书谏吴王》:“必若所欲为,危于累卵,难于上天;变所欲为,易于反掌,安于泰山。”唐·冯用之《机论上》:“一得一失,易于反掌,一兴一亡,疾如旋踵,为国家者可不务乎?”

珠玑咳唾

zhū jī ké tuò

珠玑:珠玉;咳唾:比喻谈吐议论。比喻谈吐或文辞美如珠玉

成语出处

汉·赵壹《刺世疾邪赋》:“势家多所宜,咳唾自成珠。”

置锥之地

zhì zhuī zhī dì

插锥尖的一点地方。形容极小的一块地方。也指极小的安身之处。

成语出处

《庄子·盗跖》:“尧舜有天下,子孙无置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