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6:01
带国字的成语有哪些,例如周游列国这样含有国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下面为您展示更多关于带国字的成语!

周游列国

成语拼音

zhōu yuó liè guó

成语解释

周游:全都走到,游遍。原指孔丘带着他的学生周游当时的许多国家,希望得到重用,以便推行儒家的政治主张。后指走遍各地。 >> 周游列国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曹余章《上下五千年·孔子周游列国》:“孔子的学生说:‘鲁君不办正事,咱们走吧!’打那以后,孔子离开鲁国,带着一批学生周游列国,希望找个机会实行他的政治主张。”

舟中敌国

成语拼音

zhōu zhōng dí guó

成语解释

同船的人都成的敌人。比喻大家反对,十分孤立。 >> 舟中敌国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

辱国丧师

成语拼音

rǔ guó sàng shī

成语解释

指国家蒙受耻辱,军队遭到损失。

成语出处

《明史·彭泽传》:“琼遂劾泽妄增金币,遗书议和,失信启衅,辱国丧师。”

精忠报国

成语拼音

jīng zhōng bào guó

成语解释

为国家竭尽忠诚,牺牲一切。 >> 精忠报国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北史·颜之仪传》:“公等备受朝恩,当尽忠报国。”《宋史·岳飞传》:“初命何铸鞫之,飞裂裳以背示铸,有‘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

一国三公

成语拼音

yī guó sān gōng

成语解释

公:古代诸侯国君的通称。一个国家有三个主持政事的人。比喻事权不统一,使人不知道听谁的话好。 >> 一国三公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左传·僖公五年》:“一国三公,吾谁适从?”

忠君报国

成语拼音

zhōng jūn bào guó

成语解释

忠于国君,报效国家

成语出处

元·郑光祖《伊尹耕萃》第二折:“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济世安民,忠君报国,乃是男儿所为。”

杀身报国

成语拼音

shā shēn bào guó

成语解释

不惜牺牲生命来报答国家。亦作“杀身救国”。

成语出处

唐·杨炯《中书令汾阴公薛振行状》:“臣又多幸天皇任之以股肱,誓期杀身报国,致一人于尧舜。”

国利民福

成语拼音

guó lì mín fú

成语解释

利:利益。国家的利益和人民的幸福

成语出处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5回:“如车有辙,如舟有舵,无旁挠,无中阻,以专趋国利民福之一途。”

赤心报国

成语拼音

chì xīn bào guó

成语解释

赤:火红色,比喻真纯;赤心:忠心;报国:为国家效劳。旧指为帝王尽忠效劳。现亦形容赤胆忠心,为国效力。

成语出处

《资治通鉴·陈纪文帝天嘉元年》:“堷大言曰:‘诸王反逆,欲杀忠良邪!尊天子,削诸侯,赤心报国,何罪之有!’”

国士无双

成语拼音

guó shì wú shuāng

成语解释

国士:国中杰出的人物。指一国独一无二的人才。 >> 国士无双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史记·淮阴侯列传》:“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