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6:08
带害字的成语有哪些,例如晓以利害这样含有害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下面为您展示更多关于带害字的成语!

晓以利害

成语拼音

xiǎo yǐ lì hài

成语解释

晓:使人知道。把事情的利害关系给人讲清楚。

成语出处

《北齐书·薛修义传》:“遂轻诣垒下,晓以利害。”

伤天害理

成语拼音

shāng tiān hài lǐ

成语解释

伤、害:损害;天:天道;理:伦理。形容做事凶恶残忍,丧尽天良。

成语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吕无病》:“堂上公以我为天下之龌龊教官,勒索伤天害理之钱,以吮人痈痔者耶?”

利害得失

成语拼音

lì hài dé shī

成语解释

好处和坏处,得益和损失。

成语出处

清·岭南羽衣女士《东欧豪杰传》第四回:“我虽然素有是志,可恨自己学问太浅,不能够把那利害得失,详详密密说将出来,感动大众,所以稽延至今,甚为憾事。”

自相残害

成语拼音

zì xiāng cán hài

成语解释

残:伤害。自己人互相杀害。

成语出处

《晋书·石季龙载记下》:“季龙十三子,五人为冉闵所杀,八人自相残杀。”

戕害不辜

成语拼音

qiāng hài bù gū

成语解释

戕:害;辜:罪过。杀害或伤害无辜的人

成语出处

宋·苏舜钦《上集贤文相书》:“污辱善士,戕害不辜。”

不以辞害志

成语拼音

bù yǐ cí hài zhì

成语解释

辞:文辞;志:作品的思想内容。原意是不因为只顾文辞而损害了对内容的理解。后也指写文章不要只追求修辞而忽略文章的立意。

成语出处

《孟子·万章上》:“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

不知利害

成语拼音

bù zhī lì hài

成语解释

不知什么为利,什么为害。

成语出处

《庄子·齐物论》:“子不知利害,则至人固不知 利害乎?”

避害就利

成语拼音

bì hài jiù lì

成语解释

就:接近、走向。躲开有害的,接近有利的条件。

成语出处

《吴子·图国第一》:“谋者,所以避害就利。”

残民害理

成语拼音

cán mín hài lǐ

成语解释

残害百姓,违背天理。形容反动统治者所作所为的残忍不义。

成语出处

宋·辛弃疾《淳熙己亥论盗贼札子》:“州以趣办财赋为急,县有残民害物之罪,而吏不敢问。”

进利除害

成语拼音

jìn lì chú hài

成语解释

犹言兴利除害。兴办对国家人民有益利的事业,除去各种弊端。

成语出处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难势》:“夫欲追速致远,不知任王良;欲进利除害,不知任贤能,此则不知类之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