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6:02
带和字的成语有哪些,例如调和鼎鼐这样含有和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下面为您展示更多关于带和字的成语!

调和鼎鼐

成语拼音

tiáo hé dǐng nài

成语解释

鼎:古代烹调食物的器具,三足两耳;鼐:大鼎。于鼎鼐中调味。比喻处理国家大事。多指宰相职责。

成语出处

《旧唐书·裴度传》:“果闻勿药之喜,更喜调鼎之功。”

时和岁丰

成语拼音

shí hé suì fēng

成语解释

四时和顺,五谷丰收。用以称颂太平盛世。同“时和年丰”。

成语出处

宋·苏轼《论赏罚及修河事》:“太宗皇帝每见时和岁丰,雨雪应时,辄喜不自胜,举酒以属群臣。”

和而不唱

成语拼音

hé ér bù chàng

成语解释

赞同别人的意见,不坚持自己的说法。

成语出处

《庄子·德充符》:“和而不唱,知不出乎四城。”

鱼水和谐

成语拼音

yú shuǐ hé xié

成语解释

形容夫妇关系和好谐调如鱼水。

成语出处

元·王子一《误人桃源》第四折:“今日也鱼水和谐,燕莺成对,琴瑟相调。”

和盘托出

成语拼音

hé pán tuō chū

成语解释

和:连同。连盘子也端出来了。比喻全都讲出来,毫不保留。

成语出处

元·明本述《天目中峰和尚广录》第十六卷:“今日特为你起模画样,和盘托出。”

对着和尚骂贼秃

成语拼音

duì zhe hé shàng mà zéi tū

成语解释

表面骂第三者,实际是指桑骂槐骂对方

成语出处

鲁迅《彷徨·肥皂》:“你简直是在‘对着和尚骂贼秃’了。我就没有给钱,我那时恰恰身边没有带着。”

鼓腹含和

成语拼音

gǔ fù hán hé

成语解释

吃饱肚子,和乐相处。形容太平欢乐。

成语出处

严复《主客平议》:“煕皞之民,耕三馀一,鼓腹含和,无过庶过富之通患。”

一团和气

成语拼音

yī tuán hé qì

成语解释

本指态度和霭可亲。现也指互相之间只讲和气,不讲原则。 >> 一团和气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宋·朱熹《伊洛渊源录》卷三引《上蔡语录》:“明道终日坐,如泥塑人,然接人浑是一团和气。”

屈膝求和

成语拼音

qū xī qiú hé

成语解释

屈:弯曲;屈膝:下跪。下跪降服,请求和解

成语出处

蔡东藩《宋史演义》第76回:“屈膝求和母后返驾,刺奸被执义士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