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6:01
带虎字的成语有哪些,例如调虎离山这样含有虎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下面为您展示更多关于带虎字的成语!

调虎离山

成语拼音

diào hǔ lí shān

成语解释

设法使老虎离开原来的山冈。比喻用计使对方离开原来的地方,以便乘机行事。 >> 调虎离山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八十八回:“子牙公须是亲自用调虎离山计,一战成功。”

初生之犊不畏虎

成语拼音

chū shēng zhī dú bù wèi hǔ

成语解释

比喻阅世不深的青年人敢说敢干,无所畏惧。 >> 初生之犊不畏虎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四章:“刚吃过早饭,人马全都汇齐,有些人震于闯王和李过的威名,不免惊惶,但有些人好像初生之犊不畏虎,磨拳擦掌地等待厮杀。”

龙吟虎啸

成语拼音

lóng yīn hǔ xiào

成语解释

象龙在鸣,虎在啸。比喻相关的事物互相感应。也形容人发迹。

成语出处

汉·张衡《归田赋》:“尔乃龙吟方泽,虎啸山丘。”

狼餐虎噬

成语拼音

láng cān hǔ shì

成语解释

①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同“狼餐虎咽”。②比喻残酷剥削搜括。 >> 狼餐虎噬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你道因何封我做净盘将军,若有人请我到的酒席上,且不吃酒,将各样好下饭,狼餐虎噬,则一顿都噻了,方才吃酒,以此号为净盘将军。 元·无名氏《小尉迟》第一折

拉大旗作虎皮

成语拼音

lā dà qí zuò hǔ pí

成语解释

比喻打着革命的旗号来吓唬人、蒙骗人。

成语出处

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首先应该扫荡的,倒是拉大旗作虎皮,包着自己,去吓唬别人。”

九牛二虎之力

成语拼音

jiǔ niú èr hǔ zhī lì

成语解释

比喻很大的力气。常用于很费力才做成一件事的场合。 >> 九牛二虎之力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元·郑德辉《三战吕布》楔子:“兄弟,你不知他靴尖点地,有九牛二虎之力,休要放他小歇。”

虎威狐假

成语拼音

hǔ wēi hú jiǎ

成语解释

假:假借,凭借。狐狸假借老虎的威风去吓唬其他野兽。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去欺压别人

成语出处

北周·庾信《哀江南诗》:“或以集翼鷃披,虎威狐假。”

虎皮羊质

成语拼音

hǔ pí yáng zhì

成语解释

质:本性。比喻外强内弱,虚有其表

成语出处

西汉·扬雄《法言·吾子》:“羊质虎皮,见草而悦,见豺而战,忘其皮之虎矣。”

虎略龙韬

成语拼音

hǔ lüè lóng tāo

成语解释

略:指传说中黄石公所撰的《三略》。韬:指《六韬》。《三略》、《六韬》是古代兵书。泛指兵书、兵法,也指兵家权谋。

成语出处

明·刘基《悲杭城》诗:“一朝奔迸各西东,玉斝金杯散蓬荜。清都太微天听高,虎略龙韬缄石室。”

虎踞龙蟠

成语拼音

hǔ jù lóng pán

成语解释

形容地势雄伟险要。同“虎踞龙盘”。

成语出处

宋·辛弃疾《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留守致道》词:“虎踞龙蟠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