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6:00
带火字的成语有哪些,例如烟火之警这样含有火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下面为您展示更多关于带火字的成语!

烟火之警

成语拼音

yān huǒ zhī jǐng

成语解释

烟火:烽火。烽火的警报。指发生战事

成语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匈奴传》:“北边自宣帝以来,数世不见烟火之警,人民炽盛,牛马布野。”

星桥火树

成语拼音

xīng qiáo huǒ shù

成语解释

火树:火红的树。形容灿烂绚丽的焰火或灯火

成语出处

唐·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水流湿,火就燥

成语拼音

shuǐ liú shī,huǒ jiù zào

成语解释

水向湿处流,火往干处烧。指物之气质类似必相感应。后用以比喻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

成语出处

《易·乾》:“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各从其类也。”孔颖达疏:“此二者以形象相感。水流於地,先就湿处;火焚其薪,先就燥处。”

救火投薪

成语拼音

jiù huò tóu xīn

成语解释

为了扑灭火焰而将木柴扔进火中。比喻采取错误的办法,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使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成语出处

《邓析子·无厚篇》:“不治其本而务其末,譬如拯溺而硾之以石,救火而投之以薪。”

交梨火枣

成语拼音

jiāo lí huǒ zǎo

成语解释

道教经书中所说的“仙果”。

成语出处

《真诰·运象二》:“玉醴金浆,交梨火枣,此则腾飞之药,不比于金丹也。”

赴火蹈刃

成语拼音

fù huǒ dǎo rèn

成语解释

赴:前往;蹈:踩踏。赴汤蹈火。比喻不避艰险

成语出处

西汉·刘安《淮南子·泰族训》:“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还踵,化之所致也。”

炳若观火

成语拼音

bǐng ruò guān huǒ

成语解释

形容看得清楚明白。

成语出处

梁启超《欧洲地埋大势论》:“人民之职业物产之制造,种种殊异之处,则如网在纲,炳若观火。”

刀耕火耘

成语拼音

dāo gēng huǒ yún

成语解释

犹刀耕火种。

成语出处

宋·苏轼《王公仪夔州路转运使程高夔州路判官制》:“三峡之民,刀耕火耘,与鹿豕杂居。”

抱火寝薪

成语拼音

bào huǒ qǐn xīn

成语解释

抱火:捧着火种;寝薪:睡在柴草堆上。比喻危机潜伏,人安于险境而不自知。也比喻危机即将出现。

成语出处

汉·贾谊《上陈政事疏》:“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

拔诸水火,登于衽席

成语拼音

bá zhū shuǐ huǒ,dēng yú rèn xí

成语解释

拔:拉出;诸:同“之于”;登:加上;衽席:床席。把人从水火中拉出来放到床上。比喻解救危难中的人们

成语出处

明·宋濂《阅江楼记》:“此朕拔诸水火而登于衽席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