觳觫伏罪的意思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5-09-23 09:36
觳觫伏罪的意思是什么,觳觫伏罪的含义及解释是什么?
觳觫伏罪的意思

觳觫:恐惧得发抖的样子。指惶恐认罪

成语拼音

hú sù fú zuì

成语注音

ㄏㄨˊ ㄙㄨˋ ㄈㄨˊ ㄗㄨㄟˋ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认罪

成语出处

战国·邹·孟轲《孟子·梁惠王上》:“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

成语造句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52回:“公子宋随班行礼,全无觳觫伏罪之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繁体

觳觫伏罪

成语结构
成语形式
成语字数
成语年代

觳觫伏罪相关成语及解释

成语成语解释
吊民伐罪的意思

吊:慰问;伐:讨伐。慰问受苦的人民,讨伐有罪的统治者。

逋慢之罪的意思

不遵守法令的罪过。

连绵起伏的意思

连绵:连续不断的样子;起伏:高低不平。连续不断而且起伏不平。

擒奸摘伏的意思

擒获暴露的坏人,揭露隐藏着的歹徒

将功赎罪的意思

拿功劳补偿过失。

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的意思

言者:说话的人;闻者:听话的人;足:足以,值得;戒:警惕。指进言的人没有罪过,听的人足以引起警戒

昼伏夜行的意思

伏:躲藏;行:赶路。白天躲藏,夜间赶路。指为避免被敌人发现所采取的秘密活动。 >> 昼伏夜行的成语故事

狐潜鼠伏的意思

像狐狸和老鼠一样潜伏、藏匿。形容胆怯躲藏的样子。

擿伏发隐的意思

擿:揭露。伏:隐藏。发:揭发。隐:隐蔽。揭露检举坏人和隐藏的坏事。亦作“擿奸发伏”、“擿伏发奸”。

奉辞伐罪的意思

指奉严正之辞而讨有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