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4:54
带皆字的成语有哪些,例如老少皆宜这样含有皆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下面为您展示更多关于带皆字的成语!

啼笑皆非

成语拼音

tí xiào jiē fēi

成语解释

啼:哭;皆非:都不是。哭也不是,笑也不是,不知如何才好。形容处境尴尬或既令人难受又令人发笑的行为。 >> 啼笑皆非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殷鲜一相杂,啼笑两难分。 唐·李商隐《槿花二首》

世人皆知

成语拼音

shì rén jiē zhī

成语解释

世人:所有人。指很多人都知道

成语出处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六卷第28章:“在中国及其执政党内,干部中大山头不明显,但小山头小圈子则处处存在,世人皆知。”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成语拼音

sī mǎ zhāo zhī xīn,lù rén jiē zhī

成语解释

路人:路上的人,指所有的人。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三国志·魏书·高贵乡公传》斐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五蕴皆空

成语拼音

wǔ yùn jiē kōng

成语解释

五蕴:佛家语,指色、受、想、行、识。众生由此五者积集而成身,故称五蕴。五蕴都没有了。指佛家修行的最高境界。

成语出处

《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船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比比皆是

成语拼音

bǐ bǐ jiē shì

成语解释

比比:一个挨一个。到处都是,形容极其常见。

成语出处

《战国策·秦策一》:“犯白刃,蹈煨炭,断死于前者,比是也。”宋·包拯《请救济江淮饥民疏》:“年亢旱,民食艰阻,流亡者比比皆是。”

有口皆碑

成语拼音

yǒu kǒu jiē bēi

成语解释

碑:指记功碑。所有人的嘴都是活的记功碑。比喻人人称赞。

成语出处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七:“劝君不用镌顽石,路上行人口似碑。”

俯拾皆是

成语拼音

fǔ shí jiē shì

成语解释

只要低下头来捡取,到处都是。形容多而易得。

成语出处

唐·司空图《诗品·自然》:“俯拾即是,不取诸邻。”

万事皆休

成语拼音

wàn shì jiē xiū

成语解释

万:概数,多;万事:一切事情;休:休停。指一切平安无事或事情结束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84回:“宋江兵若不来,万事皆休。若是那伙蛮子来时,小将自出去与他相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