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6:01
带节字的成语有哪些,例如山节藻棁这样含有节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下面为您展示更多关于带节字的成语!

山节藻棁

成语拼音

shān jié zǎo lì

成语解释

古代天子的庙饰。山节,刻成山形的斗拱;藻棁,画有藻文的梁上短柱。后用以形容居处豪华奢侈,越等僭礼。

成语出处

西汉·戴圣《礼记·明堂位》:“山节藻棁……天子之庙饰也。”

松筠之节

成语拼音

sōng jūn zhī jié

成语解释

松与竹材质坚韧,岁寒不凋,因以“松筠之节”比喻坚贞的节操。筠,竹。 >> 松筠之节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梁主奕叶重光,委诚朝廷,而今已后,方见松筠之节。 唐·魏征《隋书·柳庄传》

守节不移

成语拼音

shǒu jié bù yí

成语解释

坚守节操,决不改变。亦作“守节不回”。

成语出处

西汉·刘向《新序·节士》:“子为父死无所恨,守节不移,虽有鈇钺汤镬之诛而不惧也。”

横生枝节

成语拼音

héng shēng zhī jié

成语解释

枝节:比喻细小或旁出的事情。比喻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意外地发生了一些麻烦事。

成语出处

宋·叶适《水心文集·答少詹书》:“少詹既未能从人而舍己,又疑人之不相与,而以为外己,所以枝节横生,意见多疑。”

卑躬屈节

成语拼音

bēi gōng qū jié

成语解释

卑躬:低头弯腰;屈节:屈辱节操。形容没有骨气,低声下气地讨好奉承。

成语出处

宋·魏了翁《江陵州丛兰精舍记》:“公卿大臣皆卑躬屈膝唯后,虽谢安石之贤也,而犹不能免。”

改柯易节

成语拼音

gǎi kē yì jié

成语解释

指枝叶凋败。比喻人品蜕变。同“改柯易叶”

成语出处

李盘《与李仲休》:“凡立身行己,利物济人,皆吾本分内事,即使磨蝎终身,必不改柯易节。”

折节向学

成语拼音

zhé jié xiàng xué

成语解释

折节:改变过去的志向、作风。形容努力刻苦,奋发学习

成语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段颎传》:“颎少便习弓马,尚游侠,轻财贿,长乃折节好古学。”

仗节死义

成语拼音

zhàng jié sǐ yì

成语解释

指坚守节操,为正义而死。

成语出处

宋·苏轼《上皇帝书》:“前山阳亡徒苏令,纵横史士,临难莫肯仗节死义者,以守相威权素夺故也。”

节中长节

成语拼音

jié zhōng zhǎng jié

成语解释

节:竹节。枝节中又长出枝杈。比喻在已有的情节中又生出新的情节

成语出处

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格局》:“十出以后,皆是枝外生枝,节中长节,如遇行路之人,非止不问姓字,并形体面目皆可不必认矣。”

秉节持重

成语拼音

bǐng jié chí zhòng

成语解释

保持节操,谨慎稳重。

成语出处

《后汉书·伏湛传》:“[伏湛]遭时反覆,不离兵凶,秉节持重,有不可夺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