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成语

为小失大

wèi xiǎo shī dà

为了小利,造成巨大损失。

成语出处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二十九回:“你若不肯,他就告诉了大老爷,找你点错处,革掉了你,你能为小失大吗?”

西颦东效

xī pín dōng xiào

西施捧心、东施效颦。比喻以丑陋学美好而愈显其丑。 >> 西颦东效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清·无名氏《少年登场》:“西颦东效,没来由把国民价值扫地尽了。”

相辅相成

xiāng fǔ xiāng chéng

成语正音

相,不能读作“xiànɡ”。

辅:辅助。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辅助,缺一不可。

成语出处

明·张岱《历书眼序》:“诹日者与推命者必相辅而行;而后二者之说始得无蔽。”

为虎作伥

wèi hǔ zuò chāng

成语正音

为,不能读作“wéi”;伥,不能读作“chánɡ”或“chànɡ”。

伥:伥鬼,古时传说被老虎吃掉的人,死后变成伥鬼,专门引诱人来给老虎吃。替老虎做伥鬼。比喻充当恶人的帮凶。 >> 为虎作伥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太平广记》卷四百三十:“伥鬼,被虎所食之人也,为虎前呵道耳。”宋·孙光宪《北梦琐言逸文》卷四:“凡死于虎,溺于水之鬼号为伥,须得一人代之。”

相辅而行

xiāng fǔ ér xíng

互相协助进行或互相配合使用。

成语出处

明·张岱《历书眼序》:“诹日者与推命者必相辅而行,而后两者之说始得无蔽。”

相得益彰

xiāng dé yì zhāng

成语正音

相,不能读作“xiànɡ”。

相行:互相配合、映衬;益:更加;彰:显著。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

成语出处

《史记·伯夷列传》:“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聚精会神,相得益章(彰)。”

微不足道

wēi bù zú dào

成语正音

足,不能读作“zhú”。

微:细,小;足:值得;道:谈起。微小得很,不值得一提。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

成语出处

清 阎尔梅《白耷山人文集》:“又好读古人书,遇古人有气谊、事功、文章者,辄慨然欣慕,其卑不足值者,心鄙夷之。”

问寒问热

wèn hán wèn rè

经常询问别人的生活情况,形容十分关切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00回:“有时遇见薛蝌,他便姣姣乔乔、姣姣痴痴的问寒问热,忽喜忽嗔。”

无奇不有

wú qí bù yǒu

成语正音

不,不能读作“bú”;奇,不能读作“jī”。

什么奇怪的事物都有。

成语出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回:“上海地方,无奇不有,倘能在那里多盘桓些日子,新闻还多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