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成语

置之不顾

zhì zhī bù gù

成语正音

不,不能读作“bú”。

置:放着;之:代词;顾:照管。放在那儿不管。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0回:“那薛蟠得了宝蟾,如获珍宝,一概都置之不顾。”

指矢天日

zhǐ shǐ tiān rì

指着天、日发誓,表白心迹。同“指天誓日”。

成语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窦氏》:“女要誓;南指矢天日,以坚永约,女乃允之。”

遗风古道

yí fēng gǔ dào

前代留传下来的淳厚古朴的风尚。

成语出处

清·元祚《从安节宓草昆仲乞写鹤舟图》诗:“水田茆屋莫愁村,别有遗风古道存。”

遗恨千古

yí hèn qiān gǔ

成语正音

恨,不能读作“hěn”。

千古:时间久远。遗留的怨恨永远存在下去。

成语出处

清·徐瑶《太恨生传》:“且生与女相爱怜若此,而卒不相遇,真堪遗恨千古。”

遗臭千秋

yí chòu qiān qiū

死后恶名流传,永远受人唾骂。同“遗臭万载”。

成语出处

清·侯方域《拟思宗改元廷臣谢表》:“姑念放麑,使御魍魉之鬼,拥戴称颂,悬金石不刊之书,令其遗臭千秋。”

枝辞蔓语

zhī cí màn yǔ

指繁冗芜杂的言辞。同“枝词蔓语”。

成语出处

《中国近代思想史参考资料简编·〈民报〉驳〈新民丛报〉最近之非革命论》:“吾驳论者之文,列举其主要之点,而一一辨之,未尝有枝辞蔓语。”

薏苡之谗

yì yǐ zhī chán

比喻被人诬蔑,蒙受冤屈。同“薏苡之谤”。

成语出处

清·李渔《玉搔头·拾愁》:“忠能格主,不蒙薏苡之谗;功每先人,曾在麒麟之强。”

自寻烦恼

zì xún fán nǎo

自找的烦闷苦恼。意思是,本来不该有烦闷苦恼。 >> 自寻烦恼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巴金《家》六:“他不能够说服她们,他又何必自寻烦恼,浪费精力呢?”

窒碍难行

zhì ài nán xíng

窒:阻塞不通。阻碍太多,难以实行。

成语出处

清·龚自珍《答人问关内侯》:“夫支孽尽封,则国祚愈长久,愈窒碍难行,寰海不能容支孽。”

子丑寅卯

zǐ chǒu yín mǎo

成语正音

寅;不能读“yǎn”。

四个地支。多指事理。

成语出处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五:“曰:‘如何是十二时?’师曰:‘子丑寅卯。’僧礼拜。师 示颂曰:‘十二时中那事别,子丑寅卯吾今说。若会唯心万法空,释迦、弥勒从兹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