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成语

似懂非懂

sì dǒng fēi dǒng

成语正音

似,不能读作“shì”。

好象懂,又好象不懂。

成语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1回:“三位姨太太瞧了,亦似懂非懂的。”

时乖运舛

shí guāi yùn chuǎn

舛:违背,不相合。时运不顺,命运不佳。指处境不顺利。

成语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六回:“不意时乖运舛,登时也就遇害。”

俗不可耐

sú bù kě nài

成语正音

俗,不能读作“shú”。

俗:庸俗;耐:忍受得住。庸俗得使人受不了。

成语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沂水秀才》:“一美人置白金一铤,可三四两许,秀才掇内袖中。美人取巾握手笑出曰:‘俗不可耐。’”

踏故习常

tà gù xí cháng

指因袭守旧,安于现状。

成语出处

李大钊《民彝与政治》:“而吾民族思想之固执,终以沿承因袭,踏故习常,不识不知,安之若命。”

舒舒服服

shū shū fú fú

身心感到轻松愉快舒适。 >> 舒舒服服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家里唱动戏,我又不得舒舒服服的看。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9回

沓来踵至

tǎ lái zhǒng zhì

指纷纷到来。亦作“踏来麕至”。

成语出处

清林则徐《札南澳镇饬严办东路贩烟外国船只》:“倘敢抗违不遵,即照前札或用炮轰击,或用火烧,务使创巨痛深,始免沓来踵至。”

硕彦名儒

shuò yàn míng rú

硕:大;彦:有才学的人。指有名声的大学者

成语出处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八回:“公子好客,结多少硕彦名儒;相府开筵,常聚些布衣韦带。”

蜃楼山市

shèn lóu shān shì

蜃:大蛤蜊。比喻虚幻夸诞的事物或虚无飘渺的事物

成语出处

清·方以智《东西均·扩信》:“虚中见实,实中见虚,蜃楼山市,龙女施珠。”

神骥出枥

shén jì chū lì

骥:千里马;枥:马厩。比喻气魄雄伟,志向远大

成语出处

梁启超《意大利建国三杰传》第11节:“至是,而撒的尼亚之内治,一切就绪,骎骎乎有神骥出枥,鸷鹰脱鞲之志矣。”

搜根问底

sōu gēn wèn dǐ

搜:寻求。指追问其原因和结果

成语出处

曾朴《孽海花》第八回:“彩云的大姐,正要问那位叫的,只说得半句,被彩云啐了一口道:‘蠢货!谁要你搜根问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