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成语

善门难开

shàn mén nán kāi

善门:为善之门。旧指一旦行善助人,许多人都会来求援,凡无法应付了。

成语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四回:“这太原一府是被灾顶重的地方。大善士见机,善门难开。”

舌敝唇枯

shé bì chún kū

敝:破;枯:枯干。舌头破烂,嘴唇干焦。形容费尽了唇舌

成语出处

孙中山《发刊词》:“近时志士,舌敝唇枯,惟企强中国以比欧美。”

善眉善眼

shàn méi shàn yǎn

形容容貌善良。

成语出处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九回:“虽是吊死……倒比活的时节去了那许多的杀气,反是善眉善眼的。”老舍《老张的哲学》十一:“门房里坐着一个老人,善眉善眼象世传当仆人的样子。”

三迁之教

sān qiān zhī jiào

比喻选择居住合适的环境以利于教育子女。 >> 三迁之教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汉·刘向《列女传》载:孟母带着年幼的孟子,起初住在公墓附近,孟子就模仿哭丧;后迁居集市,又跟着学商人自吹自夸;孟母迁居学堂附近,孟子从此学习礼节,要求上学。

生死与共

shēng sǐ yǔ gòng

成语正音

与,不能读作“yú”。

形容情谊极深。

成语出处

《深情忆念周伯伯》:“几十年来,周总理与我父亲生死与共,休戚相关。”

蛇螫断腕

shé shì duàn wàn

螫:蜂、蝎等刺人。比喻小害能坏大事

成语出处

清·钱谦益《向言下》:“蛇螫断腕,蛇穴坏堤,史臣之所以俯仰三叹者也。”

声价十倍

shēng jià shí bèi

声价:声望和社会地位。比喻名誉地位大大增高。

成语出处

唐·李白《与韩荆州书》:“一登龙门,则声价十倍。”

讪皮讪脸

shàn pí shàn liǎn

指嘻皮笑脸。

成语出处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35回:“若是员外不在跟前,他便合他姑妈讪皮讪脸,百般的央告,甚至屈膝。”

生气勃勃

shēng qì bó bó

成语正音

生,不能读作“sēnɡ”。

勃勃:旺盛的样子。形容人或社会富有朝气,充满活力。

成语出处

清 袁枚《随园诗话》第15卷:“余选钱文敏公诗甚少,家人误抄十余章,余读之,生气勃勃,悔知公未尽。”

上气不接下气

shàng qì bù jiē xià qì

形容因为劳累或焦急而气喘得很厉害 >> 上气不接下气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七回:“一霎时漂流数百里外,直把一个好义急公的老鼠淹得上气不接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