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成语

迁怒于众

qiān nù yú zhòng

迁怒:受甲的气向乙发泄。自己不如意时拿别人出气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9回:“凡见了这一干人,心中又畏又让,未免又气又恨,亦且迁怒于众。”

赛雪欺霜

sài xuě qī shuāng

赛:超过。比雪冷,比霜寒。比喻表情冷漠严峻

成语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3回:“姑娘因作了那等一个梦,这一提起儿,又把那斩钢截铁的心肠,赛雪欺霜的面孔给提回来,重答了紧板了。”

塞狗洞

sāi gǒu dòng

把银钱花在无用的地方

成语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5回:“我有三万银子,我大八成的道台都可捐得了。我为什么拿钱塞狗洞!”

缱绻羡爱

qiǎn quǎn xiàn ài

缱绻:缠绵。形容情意缠绵,互相爱慕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如今秦宝二人一来了,见了他两也不免缱绻羡爱。”

三班六房

sān bān liù fáng

三班:指皂、壮、快班,均为差役;六房:指吏、户、礼、兵、刑、工房,均为书办胥吏。明、清时州县衙门中吏役的总称。

成语出处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回:“想这新年大节,老爷衙门里,三班六房,那一位不送帖子来。”

人自为政

rén zì wéi zhèng

各人推行自己的主张。比喻各行其是。

成语出处

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格局》:“传奇格局,有一定而不可移者,有可仍、可改,听人自为政者。”

仁义之师

rén yì zhī shī

师:军队。伸张仁爱正义讨伐邪恶的军队。亦作“仁义之兵”。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一五回:“吾欲兴仁义之师,伐无道之主,汝安敢逆吾意!”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十九回:“君候起仁义之师,吊民伐罪,四海引领而望,孰不归心?”

千古骂名

qiān gǔ mà míng

千古:永远。永世被人唾骂的名声

成语出处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一回:“只是一场冷落败坏根基,都藏在里边,不做千古骂名,定是一番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