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成语

钳口挢舌

qián kǒu jiǎo shé

闭口翘舌。形容因惊讶害怕而说不出话来的样子。

成语出处

《清史稿·朱琦传》:“一旦遇大利害,抢攘无措,钳口挢舌而莫敢言。”

七拼八凑

qī pīn bā còu

成语正音

拼,不能读作“bīn”。

指把零碎的东西拼凑起来。引申为胡乱凑合。

成语出处

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41回:“我殡葬婆婆,是我替俺家男人行一辈子的大事,我不心疼钱。况且这织布机,纺花车儿,一个箱子,一张抽斗桌,七拼八凑,卖了也值两千多钱。”

欺人之谈

qī rén zhī tán

成语正音

之,不能读作“zī”。

骗人的鬼话。

成语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二回:“你可晓得老爷是讲理学的人,凡事有则有,无则无,从不作欺人之谈的。”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qián wú gǔ rén,hòu wú lái zhě

指空前绝后。亦用作讽刺。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成语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三回:“但今日我们所行之令,并非我要自负,实系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竟可算得千古独步。”

日省月修

rì xǐng yuè xiū

天天反省,月月修身。

成语出处

清·严有禧《漱华随笔·知县改授》:“使本官读书进学,日省月修,待其老成,然后授以任事之职。”

肉袒膝行

ròu tǎn xī xíng

肉袒:光着身子;膝行:双腿跪着向前挪动。脱衣裸体,双腿跪着向前挪动,以示顺从降服或认罪

成语出处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79回:“宁王大喜,依了他计,相约次日早朝,肉袒膝行,请罪道:‘蒙皇上赐宴,力不胜酒,失错触了妃履,臣出无心,罪该万死。’”

日濡月染

rì rú yuè rǎn

濡:浸润。染:熏染。天长日久地渐渐熏染。指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发生逐渐的变化。亦作“日渐月染”。

成语出处

清·魏祝亭《两粤傜俗记》:“因避徭赋,举家窜入,日濡月染,凡饮食衣服器用,皆与真傜无异。”

肉竹嘈杂

ròu zhú cáo zá

肉:口中的歌声;竹:管乐;肉竹:泛指音乐;嘈杂:杂乱。音乐杂乱

成语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西湖主》:“旱雷聒耳,肉竹嘈杂,不复可闻言笑。”

日日夜夜

rì rì yè yè

每天每夜。形容延续的时间长。

成语出处

洪深《青龙潭》第二幕:“这里,刘秀三日日夜夜的车水,车的晕倒在水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