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成语

鸥波萍迹

ōu bō píng jì

比喻闲适自由的隐者生活。

成语出处

清·王士慎《池北偶谈·谈献二·王公家书》:“事在身外,身在世外,鸥波萍迹,足寄此生。”

旁敲侧击

páng qiāo cè jī

成语正音

侧,不能读作“zé”。

比喻说话、写文章不从正面直接点明,而是从侧面曲折地加以讽刺或抨击。

成语出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十回:“只不过不应该这样旁敲侧击,应该要明亮亮的叫破了他。”

牛眠龙绕

niú mián lóng rào

指有助于后代升官发财的坟地

成语出处

清·蒲松龄《东郭外传》:“那东门外头许多牛眠龙绕的吉地,那富贵人家的冢田多半在这里。”

判若两人

pàn ruò liǎng rén

形容某人前后的言行明显不一致,象两个人一样。

成语出处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五回:“须晓得柳知府于这交涉上头,本是何等通融、何等迁就;何以如今判若两人?”

呕心镂骨

ǒu xīn lòu gǔ

形容费尽心思与精力(多用于文艺创作)。

成语出处

清·袁枚《随园诗话》第一卷:“李义山《咏柳》云‘堤远意相随’之句,皆是呕心镂骨而成。”

努唇胀嘴

nǔ chún zhàng zuǐ

努:用力伸出或突出;胀:膨胀。形容不欢喜的样子

成语出处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33回:“连这等一个刚毅不屈的仲由老官,尚且努唇胀嘴,使性旁气。”

呕心滴血

ǒu xīn dī xuè

比喻用尽心思。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用心的艰苦。同“呕心沥血”。

成语出处

清·秋瑾《精卫石·序》:“余愿呕心滴血以拜求之,祈余二万万女同胞无负此国民责任也。”

努筋拔力

nǔ jīn bá lì

努:用力伸出;拔:超过。凸出青筋,使尽力气。形容竭尽全力

成语出处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79回:“我拉不上,努筋拔力的替他做了衣服,不自家讨愧,还说长道短的哩。”

扭头别项

niǔ tóu biè xiàng

别:转动;项:颈项。扭转头颅表示不悦

成语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2回:“幸是我那天不曾莽撞,不然今日之下,弄得一个扭头别项,一个泪眼愁眉,人生到此,还有何意味!”

排沙见金

pái shā jiàn jīn

比喻从大量的东西中选取精华。同“排沙简金”。

成语出处

清·项穆《书法雅言·资学·附评》:“观其纤浓诡厉之态,犹排沙见金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