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成语

目无王法

mù wú wáng fǎ

不把国家的法律放在眼里。指人不受约束地胡作非为。

成语出处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三回:“他如何敢拿了去,要起赎身的价银来,目无王法已极。”

内峻外和

nèi jùn wai hé

内心严厉而外貌和蔼。

成语出处

清·昭梿《啸亭杂录·孙文定公》:“公内峻外和,相对者如登泰、华、坐春风,非不阳和熙熙,贮在颜间,而业已置人于青云上。”

目无三尺

mù wú sān chǐ

不把法制放在眼里。形容违法乱纪,胡作非为。三尺,指法律。古代把法律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故称。古代把法律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故称。

成语出处

清·王士祯《居易录续谈》:“光天化日之下,岂容奸孽余党,胆大泼天,目无三尺。”

泥沙俱下

ní shā jù xià

指在江河的急流中泥土和沙子随着水一起冲下。比喻好人和坏人混杂在一起。

成语出处

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一:“人称才大者,如万里黄河,与泥沙俱下。余以为,此粗才,非大才也。”

目无法纪

mù wú fǎ jì

不把国家法律放在眼里。形容胡作非为,无法无天。

成语出处

清·孙雨林《皖江血》:“且尔捣毁学堂,亦属目无法纪。”

目治手营

mù zhì shǒu yíng

亲眼观察,亲手试验。

成语出处

严复《天演论·导言》:“先后间出,目治手营,穷探审论,知有生之物,始于同,终于异。”

南山铁案

nán shān tiě àn

指已经判定、不可改变的案件。

成语出处

典出《新唐书·李元纮传》:“元纮早修谨,仕为雍州司户参军。时太平公主势震天下,百司顺望风指,尝与民竞碾硙,元纮还之民。长史窦怀贞大惊,趣改之,元纮大署判后曰:‘南山可移,判不可摇也。’”

恼羞变怒

nǎo xiū biàn nù

由于羞愧到了极点,下不了台而发怒。同“恼羞成怒”。

成语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0回:“昌得官见他如此的说法,不禁恼羞变怒,喝令左右:‘替我赶他出去!’”

墨守成法

mò shǒu chéng fǎ

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同“墨守成规”。

成语出处

清·王韬《翁牖余谈·犹太古历说》:“盖用心不专,率皆墨守成法,未能推陈出新耳。”